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高考将至,考生想要发挥良好,取得好成绩,除了实力,心理也是重要因素。近日,安徽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专家、合肥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林林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并给出建议。
“睡不着”不可怕 起床该干啥干啥
“考前失眠本身不可怕,对失眠的错误解读和产生负能量情绪才会影响第二天考试的发挥。”林林告诉记者,好的睡眠能帮考生保存优质能量,但失眠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考生能正确解读失眠,其实并不会降低第二天的优质能量值。“考生在面对失眠的时候,如果产生恐惧内疚的心理状态,就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但只要转变心态,接纳自己失眠,身体还是处在高能量值状态。”
如果考生真的遇到连续两晚以上失眠该怎么办?林林说,这代表考生本身能量就很强,更要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会受失眠影响。“因为人很少能连续两天以上失眠,是在心理上将失眠状态不断放大导致。”
“不会做”不可怕 先深呼吸放轻松
有的考生在考前几天会出现压力大导致学不进去的情况。对此,林林建议根据自己的特点变换方式学习。比如,“视觉型”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内视觉系统,闭上眼睛联想学习内容的画面,记忆效果反而更好;“听觉型”考生可以合上书本,借用听语音的方式加强记忆;“动觉型”考生则可在跳绳、跑步等运动中增强记忆……
“在考试中,有些考生喜欢跟难题‘较劲’,对此建议不要钻牛角尖。”林林建议,考生在考场上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借助手语缓解,如用手带着节奏轻轻在试卷上点击。还有的考生可能会遇到“舌尖效应”,题目明明会做就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时,考生应该深呼吸放松心情,“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马上会做,先调整情绪让自己回归理性。”
“有压力”不可怕 爸爸妈妈陪着你
家长们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焦虑雪上加霜。比如有些家长在孩子刚步入高中时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爱好甚至是工作,每天营造一种“备战高考”的氛围,这会让孩子的压力成倍增加,对高考的恐惧进一步加深。林林说,面对孩子的焦虑、压力,家长要学会观察,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
她建议,高考来临之际,家长首先要跟孩子产生情绪共振,“告诉孩子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允许他们焦虑和紧张。”其次,不可把高考过分放大。此外,要允许孩子考前进行自我调整,如运动、听音乐、发呆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徐琪琪 记者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