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引领逐梦起航 扎根乡村潜心育人——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第二届“师德标兵”风采采撷

©原创 2019-02-28 12:04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坐落于合肥市空港经济示范区、宝教湖畔。创办伊始,便承载着经开区社发局打造经开北区教育新高地和满足空港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梦想。

2018年4月9日,在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首届师德标兵表彰盛会上,陈忠好校长再次强调了他的办学追求——“创办一所有梦想的学校”。梦想,从哪起航?在他看来,首先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有一支乐于心怀教育梦想的“追梦人”。办学之初,他就把“强师德、树师风”放在首位。

如今,新桥学校第二届“师德标兵”评选结束,一批批师德标兵们用他们无私奉献的汗水夯实梦想之基,用他们的智慧与专业筑高梦想之架,用他们的真心与爱心推动梦想之翼。

曹菊红: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2017年,曹菊红初到新桥,办公室加班最晚的身影里有她,她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曹老师一直坚持融入孩子们,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班里有个女孩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字写得很好看,曹老师经常表扬她,还把她写的英语作业放在班级的宣传栏展示,这大大增强了她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她开始提前预习课文,主动写练习,甚至会拓展自己的课外阅读……渐渐地,这个女孩英语成绩逐步提升,英语学习越来越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桥学校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几年的教学工作,让曹菊红更加明白,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时刻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

高小东:挥洒激情滋养棵棵幼苗



1999年9月,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高小东踏上三尺讲台。二十载如一日,他奉献青春、挥洒激情,用真心和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一直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学校,他不计个人得失,只要学校需要、自己能力所及,他从不推辞。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四处“取经”,积极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作为教研组长,他也从未停止过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他以及整个语文组共同努力下,学校青年教师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

项增兵:追梦新桥陪伴学生成长



项增兵,从教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究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关注学生的自育自学,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狠抓班级文化建设,从卫生到纪律再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2018年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合肥经开区先进班集体”。为了让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困生能好好学习,项增兵特别制定了《数学课堂规范》和《作业规范》,安排了学科活动数学讲题比赛,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作业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也让他在教学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说,教育的幸福感源自于对学生无私的爱,陪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刘静静:坚信用心教书用情育



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刘静静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爱给了她所教育的学生,因为作为班主任,她深感这份工作所承担的责任。为了让班级更有凝聚力,她一直强调要多参与集体活动。学校文艺汇演,她带着同学们一起排练舞蹈、演练相声;备战运动会,她陪着同学们一起挥洒汗水,班级最终取得了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以及集体跳绳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习方面,她极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兴趣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懂得协助与合作的重要性。生活上,她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也会给她准备暖心的惊喜——他们做上一张大大的贺卡,写下每位学生的祝福。

七年来,她始终坚信:用心教书,三尺讲台便是缤纷舞台;用情育人,平凡学子可成栋梁之才!

辛航:不是过客你们是“掌中宝”



在学校,学生都喊辛航为Apple老师,她却对学生说“Youareanappleinmyeyes”(你是我的掌中宝)。在她的眼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她的掌中宝。初到新桥,她接手九年级。临近初中毕业,班里很多学生对英语持放弃态度,辛航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抵触等诸多困难。身边的朋友得知后劝她:“你就尽自己能力去带,老师就是摆渡人,学生都是过客。”“不,他们不是过客!”从教十余年的辛航告诉自己,教育是个漫长、坚持的过程,如果面对一点坎坷就过不去,如何取得进步?于是她调整心态,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抓住每一个鼓励学生的契机,不断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在她的努力下,班上每位同学在英语课堂上都精神十足,她收获了学生优异成绩的回馈以及暖心的谢意,她个人也屡获国家级、省级殊荣。

吕小小:留学归来坚守乡村教育



2016年11月,吕小小硕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专业。2017年4月,她入职新桥学校,担任一名英语教师。早在入职初,身边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为什么一个‘海归’要去如此偏远的乡村教书?”“你会在这里待多久?”……如今,在新桥任教已有一年多,回望过去,她依然坚守本心。一定要教好农村的孩子,这就是吕小小最大的目标。

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担任两个班的授课教师以外,她还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这个岗位里,她摸索前行,充分感受到教育是一条“唤醒”的道路。国外的留学经历也让她认识到,要尊重孩子的目标并且尽力帮助他实现。为了自己的目标和孩子们目标,她一直投入爱心与耐心,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与思考,希望为空港大地上的学子照亮前行的路,也希望能点缀乡村教育事业的星空。

胡良琴:默默耕耘收获累累硕果



胡良琴,2000年毕业后,一直在偏远学校任教。2017年她来到新桥学校。乐于奉献的她,为了教育梦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她上课语言风趣又严谨,课堂氛围热烈。她因材施教,备受学生欢迎。对待班级的“潜能生”,胡老师坚信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汤同学因家庭原因而性格孤僻,作业经常不写。胡老师用满腔的爱心去温暖她,生活上给予帮助,后来汤同学成绩逐渐提升,学习信心也不断增强,家长提起胡老师总是满口的赞誉和感谢,“她工作认真负责,比家长还要关心学生!”默默耕耘中,虽辛苦,但一路行来,她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所撰写的论文、课例也多次在市、县级获奖……

胡苏红:别样融合课堂趣味无穷



胡苏红,新桥学校一名平凡的语文老师,因其深厚的美术功底,让她的语文课堂绽放出别样的艺术光彩。

2013年,她在一所村小担任美术教师,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转任专职的语文教师,不过,美术并没有从她的教学中消失,反倒是经常被她巧妙地结合在语文教学之中。她发现,这样的课堂,特别受学生欢迎。比如,教一首古诗,一篇新文,她可以选一幅相关主题的自己作品或者创作一幅画,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融于情境之中,更易理解文意,而且让学生更加信任她。过去的一个学期,她兼任副班主任,经常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她特别注重家校沟通,经常家访。她希望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保持一致。一周时间,学生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她希望5+2=100,而非5+2=0。

吕梅芸:心系学子教学富有激情



吕梅芸从教二十余载,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她关心并了解班里每位孩子,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点滴。曾经有一名孩子因家庭离异,性格有些孤僻。后来孩子转学了,她还一直牵挂着,经常跟孩子的母亲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关注其健康成长。

吕老师说,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师德的灵魂就是发自肺腑地爱学生。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了班上的孩子们,她是班级所有孩子的老师妈妈。在教学过程中,吕梅芸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她感情饱满,孩子们都认为上吕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王晓娟:以身作则坚持榜样引领



在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三尺讲台上,王晓娟一站就是八年。作为一名家长信赖、学生喜爱的英语老师,她坚守教育的初心,践行内心的誓言。她说,看着孩子们成长变化,看到他们更加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在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王晓娟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她相信一朵云可以晃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可以感染一群人。用一言一行给学生良好示范。她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家访、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孩子内心。

良好的师德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还应该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王晓娟坚持以学定教、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的教研活动。工作上毫不懈怠,用爱与责任关爱学生。

吴西缔:手捧拳拳爱心静待花开



从教以来,吴西缔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待工作,不论教育教学还是年级管理,她始终坚持严谨认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教好每一位学生,开展好每一次活动,做好每一项工作;面对学生的琐碎问题,她主动参与,积极解决;面对教研教学,主动规划,躬身实践;对待年轻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她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吴老师特别具有亲和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静待花开。她说,“教育有时很神奇,等待和激励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杨澜:呵护精灵有爱且善于爱



杨澜是一名充满爱心、富有亲和力的小学老师。她善于观察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小朋友都非常愿意和她分享所见所闻。然而,她内心更关注着人群之外几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她的班里有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出现失衡,总是刻意躲避,不敢表达。杨澜每周都会跟孩子家长沟通,经常与她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慢慢地,这名孩子回答问题积极了,字写得更漂亮了,能够乐于助人了。

杨澜老师说,爱的火焰会燃起孩子心中的希望,会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每一位老师都要有爱并且善于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绽开孩子内心微笑的花朵。

姚小丽:润爱无声轻启心灵之门



在新桥学校,姚小丽一直勤勤恳恳,用爱心和勤勉织就孩子成长的年轮;对待教学,她一直虚心向学、努力钻研;对待学生,于细微处倾注爱心。

姚小丽的班里曾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毫无纪律性。学校组织的队列队形比赛,每次训练都不听口令。给其爸爸妈妈打电话,两人都让老师放弃孩子参赛,但姚老师坚持不能如此放弃孩子。她深入了解、分析,认为孩子在学校一些反常行为是为了博取关注,渴望爱。姚老师就经常找他谈心,常常让他帮助做点小事,他自己也很开心。比赛那天,他表现不错,班级得了奖。姚老师让他代表班级去领奖,孩子出奇的开心和乖巧。姚老师说,只要将爱全身心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就一定能找到开启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 林丽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