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备考: 这届高三学子很特别

2020-03-06 10:30 人民日报海外版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高三学子仍居家备考,等待着回校的一天。

一届学子的“人生大考”遇上一个国家的“疫情大考”,对于今年的高考学子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将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正奋力拼搏,全力以赴迎接挑战,迈向新的人生起点。

■ 线上模考,一场特殊的协作

3月3日,一场特别的“高考”在北京市拉开帷幕。参加考试的5万余名高三学生,每个人都有专属考场——自己家。上午9时,考试铃响,身处客厅、书房的考生拿起试卷和笔,专注地答起语文试题。

这是今年北京“新高考”的适应性测试。根据安排,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作为中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门统考科目+3门自选科目。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选考科目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

作为北京新高考的模拟演练,原定于2月25日开考的适应性测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迟到3月3日进行,考试地点也从教室搬到了云端。备战高考碰上新冠疫情,这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是一项考验。

为了让学生更安全地拿到试卷,各所中学煞费苦心。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既可以到学校领取纸质试卷或是将试卷“闪送”到家,也可以选择电子试卷直接作答。一些学校还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云监考”,每名考生的情况在屏幕前一目了然。

为了模拟考试环境,很多学子各显其能。有的考生在桌前摆放了一块小黑板,把考试科目和时间写在上面。高三学生李航说,这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关于春节的,不少同学都写到了这个与疫情共处的假期。“我想这些难忘的记忆,也会伴随我的一生吧。”

为了陪伴孩子顺利考试,家长也在忙前忙后。作为“监考官”,学生家长要模拟老师宣读考场规则、提醒考试时间、上传试卷照片。“拿起试卷那一刻,自己反倒心跳加速起来了。”有学生家长感叹,陪同孩子考试,高考临近的紧张感更强烈了。

“这样一次特殊的考试,是个人和家庭的特殊记忆,是教育创新的尝试,更是共克时艰的协作。”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在4天的适应性测试之后,北京还将在4月上旬进行模拟志愿填报,帮助考生掌握志愿填报方法。

在疫情影响下,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在关注今年高考的时间是否会有变化。此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的情况,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对考试组织工作的影响,审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前,全国统一延迟了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包括“强基计划”招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目前除了北京之外,部分地方也对高考和高三学生的学习作出相关安排:福建厦门宣布,将于3月13日—14日举行高三线上质检;青海和贵州两省在近日率先公布了高中或高三学生的开学时间;四川省教育厅则表示,待完全具备开学复课条件后,将优先让高三年级学生统一返校复课。

■ 空中课堂,一个人都别落下

8点20参加升旗仪式,8点半开始上午的网课学习,下午根据选科情况继续学习相关课程。网课时间通常控制在3个半小时以内,除此之外,每周一三五还有半小时的体育与健身课——这是上海市高三学生每天的网课时间表。而在网课时间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用网络直播间和其他社交平台与老师保持互动。

自1月下旬宣布“停课不停学”以来,各地学校均结合自身实际、整合线上学习资源,推出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为考生提供适合的居家学习方式。

身处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湖北省考生的学习面临更多困难。据统计,仅武汉市就有1.8万名学生的父母在医疗机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确保复习质量和效率,当地教育部门除了通过空中课堂保障学习资源外,还专门组织各科名师,为高三学生定制复习和冲刺指南。

在吉林省,为了让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安心学习备考,来自当地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和大中小学教师踊跃报名,组成了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与全省235名医务人员子女对接。通过视频形式,进行学业辅导、读书交流和疫情防护教育。

为了帮助高三学子更好地备考和选择学校,许多高校推出了直播课堂。3月1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联合快手推出“iTsinghua云学堂”。从各个学科的学术泰斗,到刚刚经历高考的大学新生,“云学堂”通过专业认知讲座、高招政策宣讲、备考经验分享、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试点等内容,向社会开放清华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贯通。

从2月29日开始,武汉大学利用腾讯课堂,为各地高三学生和家长量身打造了“珞珈直播”网络课程。课程涵盖了高校和学科解读、考前心理疏导、学习经验分享、招生政策指南、职业生涯规划等丰富内容,由武汉大学名师、各大学院院长、专家学者等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为高三学子备考保驾护航。

备战高考,学校倾尽全力,年轻学子也很拼。

近日网络上热传的一则视频中,河南省南阳市一名高三学生因家里没装宽带,每天早上8点搬着小凳子守在屋顶,“蹭”邻居家的网络信号,收看学校网课。这名梦想考上浙江大学的“屋顶男孩”,其艰苦求学故事令很多人动容。

在武昌方舱医院,今年参加美术艺考的彭昕烨每天都在坚持学习。方舱医院给每位病人都发了一个小箱子,彭昕烨把箱子当凳子,坐着听网课;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上,他在床上做卷腹运动。方舱医院每晚11点熄灯,周围的灯光昏暗,医护人员便建议他去值班室复习。看着方舱里忙碌的场景,彭昕烨用素描记录下了一个个温暖的场景。

■ 心理辅导,克服高考+疫情双重焦虑

虽然没有了悬挂在教室里的高考倒计时牌,但大考临近的紧张感,也已弥漫在钉钉、微信等班级群里。很多考生说,没有坐在教室里的备考气氛、没有老师的催促和耳提面命,焦虑和彷徨的感觉反而更明显。

有老师表示,很多高三学生虽然对疫情并不恐慌,但对于学习被延滞具有明显的焦虑心情,学校和家长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调整状态。

为化解考生的焦虑情绪,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今年,厦门多所中学取消了高考倒计时100天“云誓师”活动。有学校校长表示,因为高考临近仍无法回到校园,这段时间家长和学生都有焦虑情绪。如果举行百日誓师,会令他们的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守护希望之心——南京市“心理抗疫”教育指导手册》,还开通“陶老师”工作站心理热线,24小时答疑解惑。心理专家认为,疫情背景下,负面或焦虑情绪的产生很正常,考生要用目标引领自己,激发学习斗志。同时,家长和孩子更需要相互理解,多沟通、多交流。

高考临近,许多高校致信高三学生,鼓励高考学子稳住心态、奋力冲刺。北京大学在信中说,静心学习、远离浮躁,摆脱网络信息的影响,对高三学子的自控力发起了挑战,希望同学们坚定信念,保持平和的心态。西安交通大学则寄语,希望学子不受疫情干扰,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天,感受到更多的勇气。

“你看,你将来的母校,你的老师学长,在与你同一片的天空之下奋斗着。”武汉大学在信中写道,“面临高考,熟悉的学习环境却产生了变动,志在何方、如何努力,你不时地迷茫。时期特殊,世态尽显,初窥世事而又热爱思考的你,既是少年意气,又心有千结,无论如何,请让心态总基调保持乐观,积极传播正能量。”

李航说,这次疫情让很多同学对武汉有了深深的感情。“听说武汉大学的早樱开了,真想去看看。” 本报记者  刘  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