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5月24日上午,由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肥东县教育体育局主办、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童心向党”肥东县2019戏曲进校园汇报演出在丁玉兰庐剧院精彩上演。
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本土经典庐剧选段, 也有国粹京韵京腔,还有黄梅飘香。13个节目依次上演,演员们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精彩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据了解,参演的单位来自各中小学校,有城镇的,也有乡村的;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还有中职学校。传承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这一理念在肥东教育这片热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据了解,2018年1月,肥东县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与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进行戏曲进校园工作战略合作,实施戏曲进校园工作“1+6个一百”计划,1”即成立肥东县戏曲学校,“6个一百”即“百名戏曲教师培训”、“百场戏曲演出进校园”、“百场戏曲讲座进校园”、“成立百个戏曲社团”、“培养百名戏曲幼苗”和“百个经典剧目排演”。项目一期开展时间为三年。 项目实施以来,一朵朵戏曲小花清新绽放,一个个戏曲社团蓬勃发展,人文荟萃的肥东大地,戏曲艺术春色满园。2018年12月,肥东县举办了2018肥东县中小学校戏曲社团展演赛,经过角逐,有16个节目从全县51个学校戏曲社团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为鼓励节目创新,大赛还专门设置了原创节目奖、特别节目奖,经开区中心学校原创的庐剧《包公园研学记》、肥东一中的戏歌《一带一路唱响世界》受到一致好评。在此次演出的前半段,与会领导、嘉宾为戏曲社团展演赛获奖节目颁奖并合影留念。
据悉,庐剧是安徽省传统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肥东县具有深厚的戏曲历史文化,肥东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肥东县获“庐剧之乡”称号。庐剧之乡,庐腔悠长,戏曲进校园活动特别注重庐剧的推广,使得更多的孩子们认识了解了庐剧,喜爱上了庐腔。为了提升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品质,主办方还从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省黄梅剧院邀请了路大东、蒋建国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担任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顾问和指导教师,他们的加入,既保证了活动的专业性,又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戏曲名家的风采。
戏曲进校园,学生是主体,师资是关键。除了外请专家教学,主办方还特别注重本县教师的培训,成立了戏曲学校,举办了系统的教师戏曲培训。一大批艺术课教师爱上了戏曲,成长为戏曲教学的骨干。王咏、江庆勇等一大批专兼职戏曲教师们既是学员,更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领路人。“通过这几年的戏曲学习,孩子们现在更加热爱戏曲艺术,今天和他们同台表演,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历练,无疑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文化课还是有帮助的。”参演老师们表示。
“戏曲进校园,合作促发展。此前戏曲进校园多为各地与专业戏曲院团基于演出、排演的合作,肥东县与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戏曲进校园’的战略合作,开创了地方与艺术高校‘戏曲进校园’战略合作的先河,是安徽省乃至全国最早且唯一一个。”肥东县戏曲进校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 肥东县与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多项合作机制,肥东各中小学校师生每年都可以观看由高等艺术院校为孩子们专门定制排练的戏曲演出与讲座,戏曲社团学生接受大学教授的专业戏曲辅导实现了长期化、固定化。安大艺传戏曲专业学生也通过现场演出提升了戏曲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戏曲进校园的大舞台,奏响携手发展的大乐章,实现了双方战略合作的共赢。
合肥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江胜、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戴宝宽 、安徽省非遗中心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胡迟,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系主任、副书记、教授李伟,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吴晗华、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支部书记陈明,肥东县领导汪功胜、许高彬、赵荣,戏曲名家黄新德、丁普生、周爱宝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教授董兆和,安徽省艺术职业学校教授、资深黄梅戏教师、国家二级演员洪安庆,国家一级演员、戏曲表演专业双师型学科带头人徐向荣,国家二级演员徐秀芳、资深黄梅戏教师、国家二级演员宦立华等出席活动并观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