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6月23 日,2019 年安徽高考分数揭晓,85 岁的淮南“爷爷考生”姚克亮总分51 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分数都是0分。这是他自2012 年以来的第四次高考,面对这样的分数,他表示“想不通”,已经准备申请查分。这几年,姚克亮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有人把他看作励志的榜样;也有人嘲笑他不切实际;还有人质疑他哗众取宠,甚至认为他参加高考是浪费社会资源。
姚克亮眼睛老花,看书要借助镜片。
在网络上似乎处于风口浪尖,现实生活里的姚克亮却过得清静简单。他的邻居都不知道,住在一墙之隔的,竟然就是四次参加高考的安徽最高年龄考生姚克亮。
邻居不识“姚克亮”
姚克亮在淮南居住的小区,紧挨一条老巷子。巷子两边都是卖肉制品、蔬菜、干杂货的摊位,人来人往,充满市井气息。
巷子的尽头,就是姚克亮所住的楼栋。3年前,他一个人租下了二层的一套两室一厅。阳台上茉莉花开,茄子、黄瓜垂落。推开门,一幅巨型的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字画几乎占据半面墙。客厅、卧室到处都是桌子和书,大部分书籍已经泛黄、落着灰尘。
姚克亮穿着宽大的中山装,里面还有一件白背心。在6 月7 日这一天,他也是穿着这件中山装走进高考考场,当时一堆镜头对着他“咔咔咔”。他对此并不陌生,从2012 年起,四次参加高考,每次他都成为闪光灯追逐的对象。
姚克亮在网上的知名度很高,输入他的名字在百度搜索,约有2470 个相关结果。在微博上,关于他的评论也此起彼伏。然而现实生活中,小区里很多人都不知这名“网红考生”的存在。
记者以“姚克亮”“85 岁参加高考”等关键词向同一栋楼和相邻楼栋的多名住户打听,人们皆称不认识。楼下两名乘凉的老人还笑着互相打趣:“记者是来采访你的吧?”
自称曾放弃上大专
姚克亮今年85 岁,是淮南矿业集团一名退休工人。“我小学毕业后,初中读了2 年多就工作了,成了一名工人。”姚克亮坐在靠门的凳子上缓声说道,“我参加工作后继续在单位创办的中学学习。每天早晨上两节课,连上2个多小时,然后才开始上班。我上了3 年,取得了毕业证书。”
姚克亮说,他在上世纪50 年代参加了高考,当时已经工作多年。“那时我考上了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但是上了几天就没再上,退学了。”姚克亮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家中兄弟5人,还有1个妹妹,负担很重。他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上大学,就意味着不能再继续工作赚钱,所以他回到了原单位,继续当一名工人。
“ 我工作了几十年,一直到1986 年退休。我的技术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姚克亮提高声调,“我为什么孜孜不倦地去参加高考?因为我干工人干一辈子了!人往高处走,我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我想上大学,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我自己的内心,多学一点东西,对我没坏处。”他说着,不时咳嗽几声,“我身体没啥毛病,就是嗓子不舒服。”记者看到,在客厅大桌堆成山的资料外侧,放着一些止咳糖浆的瓶子。
退休后立志考大学
上大学,成为姚克亮退休后的一个人生目标。
他喜欢文学,收集的文学杂志和书籍齐整地摆放在各个木质的、铁皮的书架上。这些书籍陪伴了姚克亮几十年,正如他的赶考路,也走了几十年。
鲁迅文学院是姚克亮努力改变身份的第一个选择。“我喜欢写些文章,也发表过不少(文章)。”姚克亮说,他经常参加各地笔友会,还报名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的函授班。
鲁迅文学院函授班的结业证书。
他从房间里拿出珍藏多年的红色结业证书,其中一本为“高级班结业证书”,上面写着:姚克亮同志于一九八九年一月至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参加我院函授学习,完成学业,准予结业。还有一本为“甲班结业证书”,写着:姚克亮同志于一九九一年四月至一九九二年四月参加鲁院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文学新人创作班学习,完成学业,准予结业。
姚克亮并不满足。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因此自从高考放开了年龄限制以后,他就决定参加高考。但因基础知识薄弱,他很长时间未敢轻易尝试,选择在家自学,花费大量时间积淀和准备。
2012 年,姚克亮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高考,这一年他78 岁。此后,他又参加了2014年、2018年、2019年高考。
备考资料“五花八门”
“我每天都会坚持学习,时间很紧张,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6 小时。”姚克亮说,他没报任何辅导班,也没到学校听课,就一个人在家复习,“主要靠自己在家自学。”
姚克亮的备考资料多且杂,复习资料的时间跨度有几十年。英语资料以他在1976年购买的一套安徽省业余外语广播讲座6 册英语书为主,一本袖珍版的英语语法为辅。姚克亮年纪大了,老花眼,这些英语书已经泛黄,字也很小,他要拿起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姚克亮的复习资料多且杂。
“这些英语书是我1976 年7 月21 日在淮南田家庵新华书店买的,我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姚克亮说,上中学时,他学过一段时间俄语,并没有学过英语。但是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他跟着广播学英语,“那时我搞采购,出差到杭州都带着收音机,高考前也听收音机。”
数学资料主要是一本2016 年版的《高中数学万能大题模板》,并辅以其他资料。语文复习则主要依靠汉语词典、文学书,今年他还买了一本对语文高考命题内容进行归纳、剖析的书。而历史、政治、地理复习资料都是他早前购买的。
姚克亮说,他对语文比较有信心。英语虽然学得早,但是掌握得不好,最困难的还是数学,这也是他这几年主攻的一门学科,花费的时间和做的题目最多。
家人知道却都不提
巷子里喧嚣热闹,屋子里却安静沉寂,时间似乎都慢了下来。大部分时间里,姚克亮的活动范围都是一个以屋子为中心、半径约300米的圆。
他早晨5 点多起床,先在附近的体育场走两圈,然后到巷子里晃晃,回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一两样素菜。他一天只吃两餐,8 点左右吃早饭,下午2 点多吃午饭,“我一个月600 元生活费就足够了,复习资料花钱不多,退休工资够用。”
姚克亮有6 个子女,平时以电话联系居多,但是每年春节和中秋节,子女们都会回来看他。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历八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每年子女们都会陪他一起过,“我学习抓得紧,平常也不想让他们过来打扰我。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自己搞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他们知道你参加高考的事吗?”记者问姚克亮。他笑了,小声地说:“只有我儿子、媳妇知道。考试前,他们还问我在哪里考试哩。其他人我也不跟他们讲,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姚克亮的子女和周围的亲戚都知道他几次参加高考的事情,但是家人相聚时从不提这事。“我父亲一直挺爱学习的,亲戚们都知道他参加高考的事,但平时都不聊这些。”姚克亮的儿子说。
巧合的是,姚克亮的孙女今年也参加高考,但是考前他们并没有交流过任何备考方法和心得。而姚克亮参加高考一事,在他的一位老同事看来非常惊讶,“他以前工作上任劳任怨,但是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了,没想到他会去报名参加高考。”
淮南矿业集团老矿区事务管理处大通工作站工作人员纪亮因为对接退休人员日常事务管理,与姚克亮有过接触。“他现在很出名,但是我们感觉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纪亮说。
准备材料申请查分
在现实中的淮南,姚克亮的生活简单、安静,但是在网上,他想象不到的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有人把他看作励志的榜样,也有人嘲笑他不切实际,还有人质疑他哗众取宠,甚至认为他参加高考是浪费社会资源。
“我算不上榜样,但是我没违法犯罪,没有不良习惯,也没有给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丢人。”姚克亮认为,因为人们不了解他,所以才有质疑,“我的目标是一定要上北大,今年考不上我明年还要再考,明年我又要比今年再进步一点。”
今年6 月7 日下午,姚克亮拎着中午吃剩的酒菜走进考点,引发了不少批评声。当记者问起此事时,姚克亮一怔,很吃惊,“啊!你们怎么知道我中午喝酒了?我都把吃剩下的酒菜装好放包里了。”
过了一会儿,姚克亮解释说,他每天中午都喝点酒,大约二两,“那天中午我在饭店吃饭,饭店有酒,没喝完就带着了。工作人员也没让带进教室,包放在外面。人家意见提得对,我一定改,绝对改正!”
高考之后,很多考生开始安排各种暑期计划,但是姚克亮并没有放松,每天依然坚持在屋子里做题和写文章,这种生活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感觉今年考得还不错,然而23 日高考成绩揭晓——总分51 分,这个分数让他很意外。
“我想不通,接受不了。”姚克亮24 日接受采访时说,明年是否再参加高考,现在不确定了,他已经准备了一份材料,打算申请查阅考分。
对于父亲的高考分数,姚克亮的儿子并不关注。他说,尊重和支持父亲爱学习的态度,他们不问网上的事情,就是正常过日子。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 记者钟虹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