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科大老师给前沿科学“画像”

2019-07-29 08:48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作为贺岁片在各大院线热映,并获得票房大卖。值得注意的是,《流浪地球》在宣传期的海报比电影先行得到了科幻电影迷的一众好评。该海报用浮雕的形式描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其中地球的外廓用虚线描绘,象征地球的脱离,用生动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流浪地球”的概念。科学技术是一切科幻作品的基础,读图时代,为科研成果设计的海报也将科学拉近生活。在中国,有这样一支团队,专门为Nature,Science,Cell(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前沿的科学杂志,绘制科研成果海报与杂志封面,把一篇篇抽象的论文,变成一张张生动的科学图像。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的王国燕老师已经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十年。

图片1

成绩 用三年登上顶级杂志封面

王国燕回忆,与科学海报的首次接触发生在十年前。2009年的时候,中国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第一次成功实现长城上量子隐形传输实验并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当时需要一张图片来做封面。可当时中国还没人能做好这件事情,于是他建议王国燕所在科技传播系来攻克难关。“在此之前,我们的确有过一些微电影拍摄等方面的积累,可是为科学画海报还是第一次。”

王国燕告诉记者,接下这个任务之后,她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搞清楚什么是量子隐形传态。“现在量子技术已经耳熟能详,但当时我还没有听过什么是量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通过与潘老师团队不断的交流学习与查资料,思路才渐渐清晰起来。

最终,虽然Nature并未使用王国燕团队设计的原画,而是采用原画的构思重新绘制,但这件事,却让王国燕在心中萌生了踏入科研成果可视化领域的想法。“我觉得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一方面,让我们觉得这件事离我们不远,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有哪些方面不足。”

2012年,Nature杂志终于使用了王国燕团队的原图作为封面,那是他们做出的第五个设计,这个设计,用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互补的概念,成果是光子的对立互补特性。“我们团队用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来表达光子,它被分成了两半,形成了一个太极的阴影,传达出具有对立互补的特征。”王国燕说,对于科研海报设计者来说,在Nature上刊登封面,五分之一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

十年来,王国燕和她的团队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鲁盖姆、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侯建国、郭光灿、王中林、杜江峰等科学家的Nature,Science,Cell成果创作科学可视化作品,也将晦涩的科学原理通过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

过程 设计思路与电影海报不同

电影海报常见,可科研海报设计起来,会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如果说电影海报是关键人物在关键地点摆造型,那么科研海报则更加看重关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王国燕说,如果大家留意的话,电影海报可以从电影成品中提取关键人物和场景,再进行一些艺术化处理,从而达到视觉冲击。而科研成果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在绘制前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场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非常考验逻辑思维。

今年3月份,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实现哺乳动物红外视觉。在该科研成果的实验中,为小鼠注射了一种由稀土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从而达到了小鼠裸眼可看到红外线的效果,这为人类拓宽视觉提供了很大的希望,也许未来人类也可以不再只看到可见光。

为了突出小鼠能看到红外线,又不可以把小鼠、红外线这些科学元素简单堆砌在海报上,王国燕的设计团队,沿用电影《盗梦空间》的思路,利用故事化方式,描述了小鼠为了拿到远处的奶酪而躲避红外线的画面,生动而简明。“通过故事化的手段,把科研成果的关键想法体现出来,这也就是科研海报与电影海报的最明显区别。”

在多年科学海报的设计过程中,王国燕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其实一个科学家的前沿成果写成论文会很长,我会请他们用一句话概括整个论文最核心和创新的点,那就是我们在图片中需要呈现的画面。”

期待 前沿科技离大众并不遥远

“说起科研成果,除了真正对科学感兴趣的人群,很少会有人关注。很多人都会觉得高端科技离他们很遥远,但其实不是这样。”王国燕说,每个科研成果都关系到人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命健康、通信技术等各个方面,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到目前为止,王国燕和她的团队已经为中国科学家的61项成果设计过科学图像,虽然这些作品登录的都是国际前沿科学期刊,可是随着科学新闻以及科普文章的传播,科学海报也有了更多普通受众。

每周都会陪家人看电影的王国燕,也会从电影、生活的各个方面汲取创作的灵感,在她看来,接地气的表达往往有着跨文化的力量。王国燕说,以薛宇教授的细胞自噬原理为例,生物体内的细胞会降解自身杂质,以达到更新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的效果。“用常规的流程图来解释,普通公众并不能理解这一过程,我们想着用漫画来解释了这一细胞机制。”漫画中呆萌的细胞手中拿着餐具与调料,正准备将自己吃掉。同样的科研理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晦涩的理论转化成公众熟悉的场景,变得人人都可以看懂,这就拉近了大众与高端科研成果的距离。

这些年来,参与科学海报设计也给王国燕带来了很多乐趣。“因为我喜欢科学,也喜欢和科学家交流——在这些成果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之前,我就成了第一个被科普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成果得来的过程、关键性的创新点乃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空间一一告诉她,对她来说也是一笔难得的提升科普素养的财富。

“而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一直想着怎样协助科学家,怎样向公众更好地科普,因而想让科学成果的推广不再局限于一张图片。”王国燕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这样表示,目前他们团队已经在通过视频、动画等更加多维的角度尝试可视化的科普作品,未来将会继续在科普的道路上探索,不断让科学走到百姓身边。

杨玉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江振焕 记者 陈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作为贺岁片在各大院线热映,并获得票房大卖。值得注意的是,《流浪地球》在宣传期的海报比电影先行得到了科幻电影迷的一众好评。该海报用浮雕的形式描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其中地球的外廓用虚线描绘,象征地球的脱离,用生动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流浪地球”的概念。科学技术是一切科幻作品的基础,读图时代,为科研成果设计的海报也将科学拉近生活。在中国,有这样一支团队,专门为Nature,Science,Cell(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前沿的科学杂志,绘制科研成果海报与杂志封面,把一篇篇抽象的论文,变成一张张生动的科学图像。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的王国燕老师已经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十年。

图片1

成绩 用三年登上顶级杂志封面

王国燕回忆,与科学海报的首次接触发生在十年前。2009年的时候,中国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第一次成功实现长城上量子隐形传输实验并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当时需要一张图片来做封面。可当时中国还没人能做好这件事情,于是他建议王国燕所在科技传播系来攻克难关。“在此之前,我们的确有过一些微电影拍摄等方面的积累,可是为科学画海报还是第一次。”

王国燕告诉记者,接下这个任务之后,她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搞清楚什么是量子隐形传态。“现在量子技术已经耳熟能详,但当时我还没有听过什么是量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通过与潘老师团队不断的交流学习与查资料,思路才渐渐清晰起来。

最终,虽然Nature并未使用王国燕团队设计的原画,而是采用原画的构思重新绘制,但这件事,却让王国燕在心中萌生了踏入科研成果可视化领域的想法。“我觉得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一方面,让我们觉得这件事离我们不远,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有哪些方面不足。”

2012年,Nature杂志终于使用了王国燕团队的原图作为封面,那是他们做出的第五个设计,这个设计,用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互补的概念,成果是光子的对立互补特性。“我们团队用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来表达光子,它被分成了两半,形成了一个太极的阴影,传达出具有对立互补的特征。”王国燕说,对于科研海报设计者来说,在Nature上刊登封面,五分之一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

十年来,王国燕和她的团队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鲁盖姆、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侯建国、郭光灿、王中林、杜江峰等科学家的Nature,Science,Cell成果创作科学可视化作品,也将晦涩的科学原理通过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

过程 设计思路与电影海报不同

电影海报常见,可科研海报设计起来,会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如果说电影海报是关键人物在关键地点摆造型,那么科研海报则更加看重关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王国燕说,如果大家留意的话,电影海报可以从电影成品中提取关键人物和场景,再进行一些艺术化处理,从而达到视觉冲击。而科研成果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在绘制前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场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非常考验逻辑思维。

今年3月份,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实现哺乳动物红外视觉。在该科研成果的实验中,为小鼠注射了一种由稀土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从而达到了小鼠裸眼可看到红外线的效果,这为人类拓宽视觉提供了很大的希望,也许未来人类也可以不再只看到可见光。

为了突出小鼠能看到红外线,又不可以把小鼠、红外线这些科学元素简单堆砌在海报上,王国燕的设计团队,沿用电影《盗梦空间》的思路,利用故事化方式,描述了小鼠为了拿到远处的奶酪而躲避红外线的画面,生动而简明。“通过故事化的手段,把科研成果的关键想法体现出来,这也就是科研海报与电影海报的最明显区别。”

在多年科学海报的设计过程中,王国燕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其实一个科学家的前沿成果写成论文会很长,我会请他们用一句话概括整个论文最核心和创新的点,那就是我们在图片中需要呈现的画面。”

期待 前沿科技离大众并不遥远

“说起科研成果,除了真正对科学感兴趣的人群,很少会有人关注。很多人都会觉得高端科技离他们很遥远,但其实不是这样。”王国燕说,每个科研成果都关系到人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命健康、通信技术等各个方面,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到目前为止,王国燕和她的团队已经为中国科学家的61项成果设计过科学图像,虽然这些作品登录的都是国际前沿科学期刊,可是随着科学新闻以及科普文章的传播,科学海报也有了更多普通受众。

每周都会陪家人看电影的王国燕,也会从电影、生活的各个方面汲取创作的灵感,在她看来,接地气的表达往往有着跨文化的力量。王国燕说,以薛宇教授的细胞自噬原理为例,生物体内的细胞会降解自身杂质,以达到更新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的效果。“用常规的流程图来解释,普通公众并不能理解这一过程,我们想着用漫画来解释了这一细胞机制。”漫画中呆萌的细胞手中拿着餐具与调料,正准备将自己吃掉。同样的科研理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晦涩的理论转化成公众熟悉的场景,变得人人都可以看懂,这就拉近了大众与高端科研成果的距离。

这些年来,参与科学海报设计也给王国燕带来了很多乐趣。“因为我喜欢科学,也喜欢和科学家交流——在这些成果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之前,我就成了第一个被科普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成果得来的过程、关键性的创新点乃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空间一一告诉她,对她来说也是一笔难得的提升科普素养的财富。

“而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一直想着怎样协助科学家,怎样向公众更好地科普,因而想让科学成果的推广不再局限于一张图片。”王国燕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这样表示,目前他们团队已经在通过视频、动画等更加多维的角度尝试可视化的科普作品,未来将会继续在科普的道路上探索,不断让科学走到百姓身边。

杨玉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江振焕 记者 陈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