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2019-10-19 08:03

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穷不能穷教育。201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已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瞄准教育发展短板,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薄、教育脱贫攻坚等重大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3月,全国271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占全国总县数的92.7%;学生资助实现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201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699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700多亿元,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2.21亿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2.1亿平方米,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体,也是创新的汇聚地。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知识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说,2018年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帮助定点扶贫县改善教学设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助教支教团队和实践基地。如清华大学开展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先后建立1100多个县级远程教学站,其中包括55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培训学员240余万人。南开大学帮扶甘肃省庄浪县建设29个“公能”素质教育发展教室,升级配置创客教育设施,实现乡镇小学基本全覆盖。

高校还通过调研、科研、产业结合,开出了脱贫攻坚的药方。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合阳县联手,派出专家、教授,实施项目帮扶52个,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培训贫困和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引进动、植物新品种90余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南省云县打造“云游云县 康养一生”的总体形象,制定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预计2025年云县旅游人次将突破1000万人次。

更多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推贫困地区的种养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业态,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华中农业大学组建29支教授团队,设立产业攻关项目39个,投入项目资金888万元,为湖北省建始县培育景阳鸡、猕猴桃、枸杞等10个优质特色产业,2018年产业总产值达15.62亿元,其中规模过亿元产业5个。

每年一届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成为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舞台。云南“彩云本草”团队的创始人赵庆早,老家地处乌蒙贫困山区。赵庆早与一群有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注册成立了昆明痴香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具有节水、保水、保肥作用的“保水剂”专利使用权,返乡与农户建立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原先只能长出土豆与玉米的贫瘠土地,长出珍贵的中草药材,帮助当地村民增收。

2019年,全国又有122万名大学师生、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万家,签订合作协议1.68万余项,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佘 颖

0

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穷不能穷教育。201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已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瞄准教育发展短板,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薄、教育脱贫攻坚等重大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3月,全国271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占全国总县数的92.7%;学生资助实现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201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699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700多亿元,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2.21亿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2.1亿平方米,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体,也是创新的汇聚地。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知识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说,2018年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帮助定点扶贫县改善教学设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助教支教团队和实践基地。如清华大学开展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先后建立1100多个县级远程教学站,其中包括55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培训学员240余万人。南开大学帮扶甘肃省庄浪县建设29个“公能”素质教育发展教室,升级配置创客教育设施,实现乡镇小学基本全覆盖。

高校还通过调研、科研、产业结合,开出了脱贫攻坚的药方。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合阳县联手,派出专家、教授,实施项目帮扶52个,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培训贫困和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引进动、植物新品种90余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南省云县打造“云游云县 康养一生”的总体形象,制定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预计2025年云县旅游人次将突破1000万人次。

更多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推贫困地区的种养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业态,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华中农业大学组建29支教授团队,设立产业攻关项目39个,投入项目资金888万元,为湖北省建始县培育景阳鸡、猕猴桃、枸杞等10个优质特色产业,2018年产业总产值达15.62亿元,其中规模过亿元产业5个。

每年一届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成为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舞台。云南“彩云本草”团队的创始人赵庆早,老家地处乌蒙贫困山区。赵庆早与一群有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注册成立了昆明痴香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具有节水、保水、保肥作用的“保水剂”专利使用权,返乡与农户建立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让原先只能长出土豆与玉米的贫瘠土地,长出珍贵的中草药材,帮助当地村民增收。

2019年,全国又有122万名大学师生、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万家,签订合作协议1.68万余项,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佘 颖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