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大城院师生15年接力支教河南艾滋病村,给哭泣的孩子爱的拥抱
防艾,不要防爱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赵佳玲 刘艺琳
浙大城院红丝带协会举行的西湖求拥抱活动现场。
刚刚过去的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有一个叫作“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以下简称“红丝带协会”)的社团很有名,它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社团组织。
自2004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师生加入到这个社团,他们一直致力于在高校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关注艾滋群体。
创始人是位罕见病患者
红丝带协会成立15年
2004年的秋天,浙大城院医学院药学系老师沈王兴与护理2002级的同学们一起制定了协会框架章程,设置了几个部门,红丝带协会就这样“低调”地成立了。
沈王兴曾听时任学院院长鲁世杰说起,该学院传媒分院有一个名叫黄如方的学生,连续几年走访河南艾滋村,关怀当地的弱势群体。“鲁院长提议,我们学校搞一个学生团队,专门开展关爱艾滋病人、宣传艾滋知识的活动,我就听进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如方算是协会的创始人。身高不足一米的他是一名罕见病患者(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症,一种被俗称为侏儒症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却以自己超强的感召力、行动力,参与创办了红丝带协会。纵然毕业多年,他仍是红丝带协会同学们心中永远的“一米老大”。黄如方说:“我从小在关爱中长大,我最大的胜利就是没有任何心理阴影,别人能够给我关爱,我同样能把这样的关爱专递给我所关心的人。”
而沈王兴则被认为是红丝带协会的“父亲”。当时的他,是浙大城市学院生命与科学学院(医学院前身)的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同时担任护理2002级的班主任。虽然工作繁冗,他还是把自己班级的同学们都动员起来,鼓励大家加入到这个新协会中。
后来,看着协会发展得风生水起,沈王兴也松了一口气:“我们当时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红丝带展厅,开展一对一资助活动,坚持每年举办西湖求拥抱活动。”
胡静、刘帅、刘秀坤、蒋杰、周宁宁、邱红鑫、戚陈陈、黄栋材、徐海霞、林秀慧、颜磊、朱方圆、刘鹏、杨添叶……风雨兼程十五年,协会历经了十四位会长,沈王兴如今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名字,“一届又一届的师生接力,才让这份爱没有终点”。
“康文苑”的屋檐下
每年十余位大学生如约而至
2005年暑假,红丝带协会的第二任会长刘帅带领着三名同学前往艾滋病重灾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我们几个一腔热血,说走就走,初到上蔡,眼前是一个个坟头,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恐惧。”在河南之行后,刘帅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那些无奈与绝望,如同村里的老井般,透着生命的破败,那种心理上的冲击几乎让我们无力负荷。
虽然恐惧,但协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更多行动。他们在艾滋病村支教;在杭州开办艾滋孤儿夏令营;整理资料、做演讲,将河南所见所闻讲给更多人听;把拍摄的纪录片,积极投稿到各媒体。
2007年,沈王兴辗转联系到中华红丝带网的创始人郭保刚,将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南泉村作为协会支教点。郭保刚说:“除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曾有不少大学前来支教,但只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坚持十多年从不间断。”
支教是在由罹患艾滋病的热心村民李师傅提供的一间民房里进行的,这个房子被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康文苑”,寓意着健康、文化与希望。每年都有十余名同学前去支教、开展调研。
浙大城院临床医学1504班的朱方圆现在大五,她是红丝带的第十二任会长,“我大学一半的时间,都与红丝带有关,感到无比骄傲!”
朱方圆曾参加过两次河南行,时至今日,她还总是想起那段支教的日子和那里的小朋友。“短期支教并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我们想与孩子分享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努力读书。”
岑紫妍是浙大城院临床1803班的学生,今年夏天她也去了河南支教,“总是会想念康文苑,想念每天早上惯例的敲门声,想念孩子们调皮捣蛋的样子。每每回头看,这个夏天的相处时光,是我永远珍藏的记忆。“
红丝带协会现任指导老师方文飞,是医学院学工办的老师。2017年暑假,方文飞加入了河南行小分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哭泣的小男孩,大家很久都哄不好,直到一位学生轻轻给了他一个拥抱,他的眼泪就止住了。“暑假无处可去的小朋友,艾滋病阴影下的单亲家庭小朋友,我们给予他们最需要的陪伴与关爱,懂得了如何保护生命安全。这种守护,就有意义。我们想大声告诉所有人一件事: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要防艾,不要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