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考研碰上疫情,复试怎么办

2020-03-03 12:57

除了在报考人数上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341万人,2020年考研学生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们的复试和录取的节奏,很可能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后,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32.2万人。

预测来看,将有超过一百万名考生通过初试,进入复试。他们历经漫长的备考,在接近终点时,又出现新情况。在这段特殊时期,他们的状态如何?又该如何准备复试?

部分高校复试时间已经推迟

直到前几天,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研究生的管嫣然才看到了自己考研成绩。尽管,分数线还没有公布,但是按照往年经验,她进复试了。

“今年分数都挺高,有些热门专业的考生都超过了400分。”管嫣然说。

因为,没有带回复习资料,也无法返校复习。在这个漫长的寒假,管嫣然只能待在老家利用网络学习,“复习没有明确计划,在家无心学习”。她还担心,“如果推迟复试,还会碰上毕业论文,有点慌乱”。

按往年惯例,每年的2月10日是各高校陆续公布成绩的时间;2月底,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将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3月中旬到4月是复试时间。

疫情打乱了复试的节奏,一切变得未知。

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推迟举行。同时,教育部明确表示,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决定。

“如果复试时间延后,相应的调剂工作也会推迟展开,导致考生调剂不确定性增加。”长期从事考研辅导的曾卉告诉记者,“这种心情就像在起跑线等待发令枪响的运动员一样,心一直悬着。”

等来的确切消息是,部分高校复试时间已经推迟,而复试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存在网络复试可能性”

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被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全盘计划。这是这次特殊时期考研复试,唯一可以借鉴的先例。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非典期间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2003年复试招生工作。他告诉记者,受非典疫情影响,当年华东师大采取了电话复试形式,以免提方式向考生提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专家组依据考生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专家组成员打分后得出复试成绩,然后与初试成绩一起按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随后据此确定录取顺序。同时,全程录音,以作查证。”李醒东说。

除了电话复试,记者梳理发现,当时不同院校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复试方法。中国政法大学采用网络复试,在网上统一公布题目,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撰写论文。北京语言大学使用通信方式,问卷在同一时间用快递寄出,采用开卷。

“与现在相比,当年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高。所以,初试成绩排名靠前的话,相应地在综合排名中也占有优势。”李醒东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各项工作规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制和方法。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为了保证研究生复试工作稳定性和规范公平,各高校更倾向于观察疫情的发展情况,等到相对安全的时期,再开启复试工作。

“事实上,在4月底前完成考研复试工作,并不会打乱学校的录取工作,也不会对落榜考生找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换句话说,不管采取什么方式,4月底前安排复试和研究生录取工作是来得及的。”李醒东说。

“现在,网络技术更加先进,普及率也很高。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网络复试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李醒东提醒,如果进行网络复试,复试环节中的笔试就需要改换形式来进行,比如布置开放性题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答卷返回专家组。复试期间进行的身份核验、材料审核等工作也不便顺利展开,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的功能和录取工作的严谨性就会受到影响。

2月23日,东北林业大学发出通知,不排除采取远程网络方式进行面试的可能。海南大学也提出,若疫情还未完全解除,则考虑取消笔试,采取网上复试系统开展复试。

理性看待扩招对复试的影响

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翁铁慧表示,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相关产业,特别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第三产业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就业岗位,引起高层次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分析,鉴于国家当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研究生教育扩招的重点在于国家急需领域的专业学位。

从各国在校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上看,每1000人里,中国仅有2人左右,而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均接近10人。从就业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来看,中国仅为0.8%,欧美国家大多在10%左右,甚至超过10%。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有扩张的空间。”在王传毅看来,研究生教育本身就具有调整就业增量、延缓就业压力的重要功能,也是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增强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扩招研究生既是国计又是民生”。他也坦言,“尽管,可能对三年后研究生的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延缓当前疫情所导致的就业岗位紧张现象,仍具有积极意义”。

“扩招会对于在复试分数线边缘徘徊的考生有利,但要理性看待扩招对复试的影响。”王传毅建议,对于即将进行复试的考生而言,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展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与报考院校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上的匹配性,并尝试做出有深度的结合或设想可能结合的方案。”

“注重沟通能力的训练,尝试提高语言条理性和表现力,如果遇到网络复试,这一点更为重要。”王传毅提醒考生,做好非结构化面试的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也可能会进入研究生复试之中。”

(本报记者 陈鹏)

0

除了在报考人数上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341万人,2020年考研学生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们的复试和录取的节奏,很可能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后,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32.2万人。

预测来看,将有超过一百万名考生通过初试,进入复试。他们历经漫长的备考,在接近终点时,又出现新情况。在这段特殊时期,他们的状态如何?又该如何准备复试?

部分高校复试时间已经推迟

直到前几天,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研究生的管嫣然才看到了自己考研成绩。尽管,分数线还没有公布,但是按照往年经验,她进复试了。

“今年分数都挺高,有些热门专业的考生都超过了400分。”管嫣然说。

因为,没有带回复习资料,也无法返校复习。在这个漫长的寒假,管嫣然只能待在老家利用网络学习,“复习没有明确计划,在家无心学习”。她还担心,“如果推迟复试,还会碰上毕业论文,有点慌乱”。

按往年惯例,每年的2月10日是各高校陆续公布成绩的时间;2月底,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将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3月中旬到4月是复试时间。

疫情打乱了复试的节奏,一切变得未知。

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推迟举行。同时,教育部明确表示,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决定。

“如果复试时间延后,相应的调剂工作也会推迟展开,导致考生调剂不确定性增加。”长期从事考研辅导的曾卉告诉记者,“这种心情就像在起跑线等待发令枪响的运动员一样,心一直悬着。”

等来的确切消息是,部分高校复试时间已经推迟,而复试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存在网络复试可能性”

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被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全盘计划。这是这次特殊时期考研复试,唯一可以借鉴的先例。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非典期间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2003年复试招生工作。他告诉记者,受非典疫情影响,当年华东师大采取了电话复试形式,以免提方式向考生提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专家组依据考生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专家组成员打分后得出复试成绩,然后与初试成绩一起按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随后据此确定录取顺序。同时,全程录音,以作查证。”李醒东说。

除了电话复试,记者梳理发现,当时不同院校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复试方法。中国政法大学采用网络复试,在网上统一公布题目,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撰写论文。北京语言大学使用通信方式,问卷在同一时间用快递寄出,采用开卷。

“与现在相比,当年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高。所以,初试成绩排名靠前的话,相应地在综合排名中也占有优势。”李醒东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各项工作规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制和方法。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为了保证研究生复试工作稳定性和规范公平,各高校更倾向于观察疫情的发展情况,等到相对安全的时期,再开启复试工作。

“事实上,在4月底前完成考研复试工作,并不会打乱学校的录取工作,也不会对落榜考生找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换句话说,不管采取什么方式,4月底前安排复试和研究生录取工作是来得及的。”李醒东说。

“现在,网络技术更加先进,普及率也很高。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网络复试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李醒东提醒,如果进行网络复试,复试环节中的笔试就需要改换形式来进行,比如布置开放性题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答卷返回专家组。复试期间进行的身份核验、材料审核等工作也不便顺利展开,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的功能和录取工作的严谨性就会受到影响。

2月23日,东北林业大学发出通知,不排除采取远程网络方式进行面试的可能。海南大学也提出,若疫情还未完全解除,则考虑取消笔试,采取网上复试系统开展复试。

理性看待扩招对复试的影响

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翁铁慧表示,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相关产业,特别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第三产业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就业岗位,引起高层次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分析,鉴于国家当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研究生教育扩招的重点在于国家急需领域的专业学位。

从各国在校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上看,每1000人里,中国仅有2人左右,而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均接近10人。从就业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来看,中国仅为0.8%,欧美国家大多在10%左右,甚至超过10%。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有扩张的空间。”在王传毅看来,研究生教育本身就具有调整就业增量、延缓就业压力的重要功能,也是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增强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扩招研究生既是国计又是民生”。他也坦言,“尽管,可能对三年后研究生的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延缓当前疫情所导致的就业岗位紧张现象,仍具有积极意义”。

“扩招会对于在复试分数线边缘徘徊的考生有利,但要理性看待扩招对复试的影响。”王传毅建议,对于即将进行复试的考生而言,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展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与报考院校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上的匹配性,并尝试做出有深度的结合或设想可能结合的方案。”

“注重沟通能力的训练,尝试提高语言条理性和表现力,如果遇到网络复试,这一点更为重要。”王传毅提醒考生,做好非结构化面试的准备,“无领导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也可能会进入研究生复试之中。”

(本报记者 陈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