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教坛漫笔:老师,您知道该怎么留作业吗

2021-03-15 09:06

作业设计与管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熟悉又陌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教师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批改和讲评作业,陌生是因为很多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和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在骨子里留着老师布置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传统念头。

笔者于2020年在某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网络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涵盖该市11个县区13860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结果反映出当下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理念与实践方面诸多问题,如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作业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90.34%),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作业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课后习题(71.64%)和教辅资料(68.81%),大部分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做到了根据作业批改情况进行集中讲评(75.96%),而只有少数教师能够深入思考问题产生根源(30.1%)、让学生自主讲评(11.83%),积极推广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的呼声较高(51.65%),等等。

中小学作业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所反映的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惯性思维和惯性做法,而其背后根源既有教师自身的不足,也有传统教学制度的制约。正是囿于这些“桎梏”,教师原创设计作业的能力和动力都存在不足,屡次的作业改革都收效不大,而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增无减。

教师作业评价素养匮乏。传统的作业观是把作业作为课后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载体。教师大多是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后续和延伸,而很少有教师自觉地去思考作业的功能和意义,更少有教师能结合学科特质去思考自己学科作业应具有的特色。这种传统的作业观忽视和掩盖了作业的反馈、诊断、矫正等评价功能,割裂了作业与教学、作业与学生的有机关联;而不少教师的评价素养也很匮乏,不能从评价的角度认真审视日常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因而造成了各科教师热衷于学科知识的多重巩固和学科技能的反复练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多数教师参与作业设计方面的评比和培训很少,很少有机会学习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系统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只有某些学科在实践中自主进行的作业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但这些创新做法由于缺乏普适意义而导致可迁移性不强。所以,这内外两重因素,导致教师在日常作业设计与实施时多习惯沿袭传统做法,久而久之就出现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状况,而教师作业评价素养和原创设计作业的能力不足的局面却始终得不到有效改观。

知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从传统的注重学生“双基”,到后来的“三维”,都很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此带来的导向就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这种知识本位的观念根植于绝大部分教师的头脑中,贯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投射于学生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中。由于知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们过于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乃至把夯实基础窄化为夯实基础知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方法和效能考虑不到位。由此导致作业设计的内容多是巩固知识和反复训练所谓的“技能”,很多中小学作业都存在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学生的日常作业知识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内容大量存在,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的内容却严重不足,低层次能力训练过多,高阶思维训练不足。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学会了死记硬背、中规中矩,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出现短板,从当前的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发展形势来看,真可谓贻害无穷。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提高授课效率,对班集体的整体水平提升也很有帮助。在作业实施方面,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集中批改、集中讲评、集中反馈,效率很高。同时,教师可以实现集中批改与面对面批改相结合的方式,有点有面,也体现出班级授课制度下作业批改的灵活性。虽然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作业的布置、批改、反馈都体现出很大的优势,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却很少受到重视。因为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才是做作业的主体,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进行作业设计与作业实施,而非把作业当作教师的专利乃至惩罚学生的利器。从学科的层面讲,教师自觉运用作业的诊断功能来反馈自己的日常教学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更要在心里牢固树立“育人”理念,不能漠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层次个性等,让学生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锻造、思维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当然,这又需要教师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高质量的作业。

作业管理的松弛和缺位。长期以来,作业管理一般是教师个人日常教学的范畴,有些学校也会统筹管理学校各科作业,区级以上统筹进行作业管理的较少。这种现状下,各级部门对作业的管理是比较松弛的,教师个人根据教学情况布置作业,备课组较少统一作业内容;学校作业管理既有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也有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作业量统筹管理;区级以上的作业管理多是通过文件形式来进行,但约束力并不强。所以,诸如学科作业资源库建设、对作业设计和实施实行过程性评估和研究、制定并实行作业备案管理制度、进行各学科作业设计评比活动、加强对日常作业设计的督促和检查等措施,并未在各级单位真正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另外,作业管理方面还存在有关部门缺位的现象,各级教研部门在推广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加强教师作业设计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作业案例征集与评审等方面显然做得不到位。而这些活动正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专业引领,也是区域作业整体推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各级教研部门作业管理不缺位、学校作业管理不松弛,才能真正形成各级优质作业管理体系。

所以,只有打破这些“桎梏”,激发教师原创设计作业的动力,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作业设计、作业实施和作业管理统筹考虑,把作业设计与管理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才能真正盘活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这个棋局。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作业不断地提质增效。

(作者为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余昆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3月15日 05 版


0

作业设计与管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熟悉又陌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教师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批改和讲评作业,陌生是因为很多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和目的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在骨子里留着老师布置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传统念头。

笔者于2020年在某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网络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涵盖该市11个县区13860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结果反映出当下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理念与实践方面诸多问题,如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作业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90.34%),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作业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课后习题(71.64%)和教辅资料(68.81%),大部分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做到了根据作业批改情况进行集中讲评(75.96%),而只有少数教师能够深入思考问题产生根源(30.1%)、让学生自主讲评(11.83%),积极推广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的呼声较高(51.65%),等等。

中小学作业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所反映的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惯性思维和惯性做法,而其背后根源既有教师自身的不足,也有传统教学制度的制约。正是囿于这些“桎梏”,教师原创设计作业的能力和动力都存在不足,屡次的作业改革都收效不大,而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增无减。

教师作业评价素养匮乏。传统的作业观是把作业作为课后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载体。教师大多是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后续和延伸,而很少有教师自觉地去思考作业的功能和意义,更少有教师能结合学科特质去思考自己学科作业应具有的特色。这种传统的作业观忽视和掩盖了作业的反馈、诊断、矫正等评价功能,割裂了作业与教学、作业与学生的有机关联;而不少教师的评价素养也很匮乏,不能从评价的角度认真审视日常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因而造成了各科教师热衷于学科知识的多重巩固和学科技能的反复练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多数教师参与作业设计方面的评比和培训很少,很少有机会学习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系统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只有某些学科在实践中自主进行的作业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但这些创新做法由于缺乏普适意义而导致可迁移性不强。所以,这内外两重因素,导致教师在日常作业设计与实施时多习惯沿袭传统做法,久而久之就出现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状况,而教师作业评价素养和原创设计作业的能力不足的局面却始终得不到有效改观。

知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从传统的注重学生“双基”,到后来的“三维”,都很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此带来的导向就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这种知识本位的观念根植于绝大部分教师的头脑中,贯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投射于学生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中。由于知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们过于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乃至把夯实基础窄化为夯实基础知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方法和效能考虑不到位。由此导致作业设计的内容多是巩固知识和反复训练所谓的“技能”,很多中小学作业都存在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学生的日常作业知识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内容大量存在,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培育的内容却严重不足,低层次能力训练过多,高阶思维训练不足。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学会了死记硬背、中规中矩,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出现短板,从当前的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发展形势来看,真可谓贻害无穷。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提高授课效率,对班集体的整体水平提升也很有帮助。在作业实施方面,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集中批改、集中讲评、集中反馈,效率很高。同时,教师可以实现集中批改与面对面批改相结合的方式,有点有面,也体现出班级授课制度下作业批改的灵活性。虽然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作业的布置、批改、反馈都体现出很大的优势,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却很少受到重视。因为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才是做作业的主体,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进行作业设计与作业实施,而非把作业当作教师的专利乃至惩罚学生的利器。从学科的层面讲,教师自觉运用作业的诊断功能来反馈自己的日常教学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更要在心里牢固树立“育人”理念,不能漠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层次个性等,让学生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锻造、思维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当然,这又需要教师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高质量的作业。

作业管理的松弛和缺位。长期以来,作业管理一般是教师个人日常教学的范畴,有些学校也会统筹管理学校各科作业,区级以上统筹进行作业管理的较少。这种现状下,各级部门对作业的管理是比较松弛的,教师个人根据教学情况布置作业,备课组较少统一作业内容;学校作业管理既有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也有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作业量统筹管理;区级以上的作业管理多是通过文件形式来进行,但约束力并不强。所以,诸如学科作业资源库建设、对作业设计和实施实行过程性评估和研究、制定并实行作业备案管理制度、进行各学科作业设计评比活动、加强对日常作业设计的督促和检查等措施,并未在各级单位真正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另外,作业管理方面还存在有关部门缺位的现象,各级教研部门在推广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加强教师作业设计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作业案例征集与评审等方面显然做得不到位。而这些活动正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专业引领,也是区域作业整体推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各级教研部门作业管理不缺位、学校作业管理不松弛,才能真正形成各级优质作业管理体系。

所以,只有打破这些“桎梏”,激发教师原创设计作业的动力,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作业设计、作业实施和作业管理统筹考虑,把作业设计与管理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才能真正盘活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这个棋局。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作业不断地提质增效。

(作者为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余昆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3月15日 05 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