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有书香,才有故乡——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行知书院开展《造就中国人》读书交流活动

2021-05-19 17:00

5月15日下午,行知书院的书友们在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站塘分校学生阅览室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活动围绕朱永新教授所著的《造就中国人》一书进行,活动由合肥市行知小学科研处副主任李静俨主持。

上半场首先由行知小学教务处副主任费海东作主题发言。费主任先对《造就中国人》一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他围绕着“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谈了自己的观点:共同阅读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通过对比俄罗斯与我国阅读现状,认为国民阅读量亟待提高。同时,费主任也对学校大力支持教师读书的做法表示认同,建议老师们在班级要为学生读书作榜样,在家中要为孩子读书立模范。

之后,科研处副主任樊允浩介绍了行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刘颖老师在班级实行的阅读打卡制度,以自己女儿通过班级共读体会到阅读乐趣的鲜活事例,讲述了自己对于儿童阅读的看法。他说:要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去读真正适合他们的书,通过长期、持续、稳定的亲子共读,让孩子的心灵有弹性,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办公室副主任魏红也很认同樊主任关于儿童阅读的观点,她结合自身经历和书中列出的儿童阅读书目向书友们提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魏主任动情地说:每一次参加行知书院的读书活动,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安放。希望以后书院可以通过集体的智慧,把好的阅读方法推荐给更多的老师,以带动教师、学生的阅读。

关于在班级进行阅读推广,科研处副主任李小明也有自己的做法,他提出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应有不同的阅读方向。这一点与书中朱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李主任还建议大家要抓紧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他说:时间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高俊宝老师对于阅读有着很深的见解。他围绕着“无论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贡献”谈到自己在班级中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做法。他还说:阅读要有趣,尊重孩子的兴趣,找到促进他们阅读的动力。同时阅读要有用,开卷有益,要让阅读与生活相联系。

李明老师是行知书院的新成员,他和高俊宝老师有着相似的做法,在班级中不仅注重共读,更注重共写。他以伊拉克人从共同阅读中找到精神密码为例,讲到了设立书目的利弊,建议大家要辩证地看待书目。关于阅读和教育,李老师说:阅读所想达到的目标,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就是最好的教育。上半场的交流到此结束。

中场休息时间过后,由费冬梅老师首先进行主题发言。费老师从自己近期的工作状态谈起,她说不读书的我们会失去方向感、自信心和亲和力。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读书变成习惯。她还提到了如何建立更好的读书共同体,她理想中的读书共同体应该给予教师、家长、学生有效的指导,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费老师发言过后,书院的新成员许海林老师进行了碰撞。她结合本书和自身经历,向书友们吐露了自己的担忧:目前,我们的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发展,学生不重视阅读、没时间阅读,就无法获得足以支撑精神发育的力量,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疲于日常工作,要通过阅读,为学生指引至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

产浈浈老师也是行知书院的新成员。她最关注的是生命教育,结合书中“教育要帮助生命有最好的样态、最好的发展”,她建议我们要多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等,与阅读相结合,让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得以拓展。

行知小学科研处主任张方平结合之前书友们对于儿童阅读的关注,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阅读?他建议读书推广要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共读共写活动,让书香满溢校园。

科研处副主任刘佩亮首先回应了之前书友关于儿童阅读能力的问题,他引用书中所说的“儿童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吸收器”,提出读书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必然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儿童读书需要成年人的干预,我们应该做的是:提供书目、安排时间、给予指点。

朱仁维老师则从“读书是否要强制”这一话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她结合自身经历讲到了对自己影响较深的几本书,一开始抵触到“逼”自己读下去而拨云见日的阅读体验,让她深信,为了提升自己,要“强迫”自己坚持读经典的书籍。

唐娜娜老师则更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她虽然是信息教师,但是她将阅读引入自己的课堂,将阅读与教学相结合,其做法令人钦佩。同时,她倡议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阅读纳入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方媛媛老师结合“信、望、爱、学、思、恒”六个字谈到了家庭阅读,她说,通过阅读本书,再与书友们进行深入交流,关于自身阅读和家庭阅读的焦虑有了些许缓解。

许丹丹老师则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规划,谈到了坚持读书学习给自身带来的改变,乃至是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并对如何调动教师阅读积极性提出了疑问。

老师们交流过后,周武副校长从晨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一些书友们的疑惑进行了解答。他说:读书是一种倡导,我们通过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在共同读书的氛围中让部分老师受到感召,希望行知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校读书的先行者。

袁方正校长总结说: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我们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与时俱进。从朱永新教授的书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帮助和启发。读书要避免单一化,碎片化,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去读经典著作,从一本书读到一系列书,形成体系。读书交流要结合自身和著作,谈感受,谈思想,要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至此,本次读书交流圆满结束。

有书香,才有故乡。

当我们的心灵无处安放时,

读书给予我们落叶归根一般的安宁;

当我们的精神彷徨无助时,

读书给予我们母亲怀抱一般的安抚。

在这个忽而疾雨忽而晴的下午,

行知书院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共读和分享中,

找到了心灵的故乡。

0

5月15日下午,行知书院的书友们在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站塘分校学生阅览室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活动围绕朱永新教授所著的《造就中国人》一书进行,活动由合肥市行知小学科研处副主任李静俨主持。

上半场首先由行知小学教务处副主任费海东作主题发言。费主任先对《造就中国人》一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他围绕着“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谈了自己的观点:共同阅读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通过对比俄罗斯与我国阅读现状,认为国民阅读量亟待提高。同时,费主任也对学校大力支持教师读书的做法表示认同,建议老师们在班级要为学生读书作榜样,在家中要为孩子读书立模范。

之后,科研处副主任樊允浩介绍了行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刘颖老师在班级实行的阅读打卡制度,以自己女儿通过班级共读体会到阅读乐趣的鲜活事例,讲述了自己对于儿童阅读的看法。他说:要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去读真正适合他们的书,通过长期、持续、稳定的亲子共读,让孩子的心灵有弹性,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办公室副主任魏红也很认同樊主任关于儿童阅读的观点,她结合自身经历和书中列出的儿童阅读书目向书友们提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魏主任动情地说:每一次参加行知书院的读书活动,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安放。希望以后书院可以通过集体的智慧,把好的阅读方法推荐给更多的老师,以带动教师、学生的阅读。

关于在班级进行阅读推广,科研处副主任李小明也有自己的做法,他提出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应有不同的阅读方向。这一点与书中朱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李主任还建议大家要抓紧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他说:时间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高俊宝老师对于阅读有着很深的见解。他围绕着“无论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贡献”谈到自己在班级中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做法。他还说:阅读要有趣,尊重孩子的兴趣,找到促进他们阅读的动力。同时阅读要有用,开卷有益,要让阅读与生活相联系。

李明老师是行知书院的新成员,他和高俊宝老师有着相似的做法,在班级中不仅注重共读,更注重共写。他以伊拉克人从共同阅读中找到精神密码为例,讲到了设立书目的利弊,建议大家要辩证地看待书目。关于阅读和教育,李老师说:阅读所想达到的目标,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就是最好的教育。上半场的交流到此结束。

中场休息时间过后,由费冬梅老师首先进行主题发言。费老师从自己近期的工作状态谈起,她说不读书的我们会失去方向感、自信心和亲和力。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读书变成习惯。她还提到了如何建立更好的读书共同体,她理想中的读书共同体应该给予教师、家长、学生有效的指导,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费老师发言过后,书院的新成员许海林老师进行了碰撞。她结合本书和自身经历,向书友们吐露了自己的担忧:目前,我们的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发展,学生不重视阅读、没时间阅读,就无法获得足以支撑精神发育的力量,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疲于日常工作,要通过阅读,为学生指引至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

产浈浈老师也是行知书院的新成员。她最关注的是生命教育,结合书中“教育要帮助生命有最好的样态、最好的发展”,她建议我们要多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等,与阅读相结合,让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得以拓展。

行知小学科研处主任张方平结合之前书友们对于儿童阅读的关注,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阅读?他建议读书推广要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共读共写活动,让书香满溢校园。

科研处副主任刘佩亮首先回应了之前书友关于儿童阅读能力的问题,他引用书中所说的“儿童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吸收器”,提出读书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必然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儿童读书需要成年人的干预,我们应该做的是:提供书目、安排时间、给予指点。

朱仁维老师则从“读书是否要强制”这一话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她结合自身经历讲到了对自己影响较深的几本书,一开始抵触到“逼”自己读下去而拨云见日的阅读体验,让她深信,为了提升自己,要“强迫”自己坚持读经典的书籍。

唐娜娜老师则更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她虽然是信息教师,但是她将阅读引入自己的课堂,将阅读与教学相结合,其做法令人钦佩。同时,她倡议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阅读纳入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方媛媛老师结合“信、望、爱、学、思、恒”六个字谈到了家庭阅读,她说,通过阅读本书,再与书友们进行深入交流,关于自身阅读和家庭阅读的焦虑有了些许缓解。

许丹丹老师则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规划,谈到了坚持读书学习给自身带来的改变,乃至是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并对如何调动教师阅读积极性提出了疑问。

老师们交流过后,周武副校长从晨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一些书友们的疑惑进行了解答。他说:读书是一种倡导,我们通过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在共同读书的氛围中让部分老师受到感召,希望行知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校读书的先行者。

袁方正校长总结说: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我们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与时俱进。从朱永新教授的书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帮助和启发。读书要避免单一化,碎片化,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去读经典著作,从一本书读到一系列书,形成体系。读书交流要结合自身和著作,谈感受,谈思想,要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至此,本次读书交流圆满结束。

有书香,才有故乡。

当我们的心灵无处安放时,

读书给予我们落叶归根一般的安宁;

当我们的精神彷徨无助时,

读书给予我们母亲怀抱一般的安抚。

在这个忽而疾雨忽而晴的下午,

行知书院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共读和分享中,

找到了心灵的故乡。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