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学业的必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此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正面临新的挑战。作业“减”什么、怎么“减”?如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作业布置做到‘少而精’”?怎样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作用?庆平希望学校教研组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老师提出了建议:
一、增研,把作业研究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
年级组有效作业设计研讨会
增研,把作业研究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对学生来说,可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对教师来说,可以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对学校来说,可以借此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一直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
二、增效,把提升课堂效率作为突破口
常态化推门听课
增效的前提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对课标、教材精准研读、把握和执行,要求教师做课标忠实执行者,做教材创造性解读者和使用者。科任教师要把作业的功能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转化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要注重习题的思维性价值,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达到增“质”增“效”的目的。
三、减难,坚持基础性作业,降低作业难度
特色作业展
当前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是知识本位、以教为主、学科割裂,静态知识传授、被动听讲学习。高效课堂,应转变为素养本位、以学为主、学科整合、实践教学和自主探究学习。与之相适应,作业的布置也应该创新形式,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绝不排斥基础性作业,但是尽量避免一些“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可以创新一下形式,做到作业既有基础性,又有创新性。
四、减量,关注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减量,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过于死板,只有统一作业,没有分层作业设计。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作业是“高不可攀”的,是“吃不了”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是“吃不饱”的。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在作业设置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学习。
文 :郑梦雨
初审:贺泽菊
终审:钟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