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蓦然回首,今日之中国,处处氤氲工匠精神的芬芳。——题记
秉恒心
秉持恒心,以修匠心。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切美好的质变都是在充分量变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30年如一日,李凯军将汗水沉淀在岁月中。作为中国一汽的一名钳工,他对自己提出“理论上弄通,操作上练精”的要求,模具的打磨使他的指纹逐渐淡化,高温金属液使他饱受伤痛。但他始终如一,带领团队低头实干,攻克一项项难关,慕名而来找他订做压铸模具的厂家络绎不绝。
恒心的作用非凡。在我懵懂之时,总看见做建筑的爸爸将一块块方砖堆积,砌成一面面牢固的墙体。我望向忙碌的爸爸:“一小块一小块块地粘合砖头不会太慢吗?为什么不用更大的物体?”“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只有秉持恒心,一步一个脚印,方可从“一席之地”闯出“一片天地”来。
重精细
“真功行,向闲中慢慢,积累成千。”
注重精细,以持匠心。细节决定成败,完善每一处细节,成功将不期而至。那飞驰而过的高铁,刺破苍穹的火箭记录下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态度。被誉为“工人院士”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李万君,他一丝不苟,以手中焊枪细致完成高铁394道工序,保证高铁又快又稳奔跑;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他兢兢业业,勤学苦练焊接技术,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心脏”,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李万君、高凤林,这些大国工匠无不经受着无数精细的考验与挑战,才从平凡走向非凡。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爸爸的线锤在我的脑海中印象深刻,椎体由一根牢固的线连接,是成就无数笔直的工具,每天上班,爸爸都会带上线锤,不放过建筑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而我也明白,应拎起心中的线锤,去追求细节的完美。
坚持创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坚持创新,以达匠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如同一朵在新时代盛开的花儿,散发无尽的芬芳……谈及服装,雅戈尔不断提升技术,引进新型版型与设计思路,进行个性设计;谈及剪刀,在时代的大潮下,“王麻子”不断更迭不锈钢技术,终于走出破产的低谷,百年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谈及住宅,恒信集团创新园区构建与局部规划,深研理想家庭居家范本;谈及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加快研发的步伐,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衣食住行,无不充满创新之力。
爸爸教育我从小就要有创新精神。在参加合肥市汽车创新模型组装活动时,我本想照葫芦画瓢,模仿网上他人的组装,没想到遭到爸爸严厉的批评。爸爸一边辅导我组装汽车底盘,一边讲他在设计房间时如何创新空间设计以扩大家具摆放空间,我若有所思,增加了车身长度,并在两侧增加支架,既扩大了空间,也保证了稳固和美观,我还在车身涂上我自己设计的图案,汽车外身犹如一只身形修长的鸟儿。在评选中我获得了优异成绩,而这一切都源于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永无止境。
秉恒心、重精细、持创新,这便是工匠精神。我愿学习工匠精神,争做时代的中流砥柱。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高二(12)班 黄少华 指导教师: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