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教育客户端讯 7月8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晋南古建活态传承”实践团队来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开展根祖文化主题调研活动。作为明代移民的重要历史见证地,洪洞大槐树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是研究中国根祖文化的重要窗口。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挖掘这一独特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
穿越时空的根脉记忆
步入大槐树景区,实践团队首先观看了沉浸式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演员们生动的古老民谣响起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离别的年代。移民浮雕图上,先民们摔锅分家、割甲作记的场景栩栩如生,无声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在深入探访中,队员们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细节:屹立千年的石经幢是移民历史的无言见证,乡音土语成为识别同宗的重要符号。献殿内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祭祖堂中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无不彰显着"慎终追远"的中华传统。
当队员们找到自己姓氏的牌位时,那份跨越时空的血脉相连之感油然而生。导游介绍,每年清明时节,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吸引全球华人前来寻根。清明节时飞往园区栖息的思乡鸟,更被视作先祖灵魂的化身,寄托着游子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根祖文化的创新表达
为活化根祖文化、提升游客体验,洪洞大槐树景区计划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将潮流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文化展示方面,景区不仅保留《大槐树移民情景剧》等特色演出,还创新推出NPC互动项目(如县太爷、槐花角色),通过方言教学、"老家起舞"等娱乐性节目,在保留根祖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增添游览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洪洞大槐树景区高度重视服务质量管理,通过严格的员工培训与管理制度确保服务水平。景区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并定期组织工作会议强化执行——包括每日班前会、每周部门例会及月度全员总结会,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与细节管理。
洪洞大槐树景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通过升级消防系统、增设无障碍通道、优化导览标识等措施提升硬件水平;同时精心营造祭祖环境,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和文化元素的融合,实现环境美观性与文化仪式感的统一。
这些创新尝试旨在通过多元形式活化历史记忆,让游客在寻根祭祖之余获得更丰富、立体的游览体验,助力根祖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寻根者的期待心声
在深入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到许多游客对景区发展的真知灼见。卫先生特别提到,希望景区能深化家谱文化展示,“如果能看到更系统的家族史料,这次寻根之旅就更有意义了。”
带着孩子参观的李女士则建议:“互动表演很精彩,若能融入更多移民历史知识,寓教于乐就更完美了。”
调研中还发现,国际游客对语言服务的需求较为突出。来自英国的Mark告诉我们:“景区很有历史感,但缺少英文导览让我很难深入理解。”多位游客也反映,数字化体验设备不足,部分设施略显陈旧,与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一定反差。
基于这些发现,建议景区可在以下方面持续优化:平衡商业与文化展示,与国内国际知名家谱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打造沉浸式家谱查询体验;升级多语种智慧导览系统;逐步更新服务设施;相信通过这些改进,定能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获得更有温度的寻根体验,让“华人老家”的文化魅力得到更好彰显。
通过此次洪洞大槐树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寻根祭祖的深远意义。六百年前那场大移民,不仅是一次人口迁徙,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当我们在祭祖堂找到自己的姓氏牌位,触摸着先民们留下的历史印记,一种跨越时空的血脉相连感油然而生。这种寻根体验,让我们更加懂得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明白了"慎终追远"的深刻内涵。 景春璐 汪方芳/文 李越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