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不息打造专家教师团队 精心施教培养全面发展学生 ——奋进中的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

©原创 2019-02-20 11:34

“全满分!全满分!”喜讯传来,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全体师生欢欣鼓舞,奔走相告。2018年理科实验中考四十七中所有考生全满分,延续了2017年全满分的骄人战绩,成为合肥市唯一一所连续两年理科实验中考全满分的学校。在上学期庐阳区期末统考中,该校有十几名学生位列全区前200名,多名学生位列全区前100名,有一名学生名列全区第11名。“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一个个成绩的取得,凝结了四十七中全体师生辛勤的汗水,彰显着他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强毅力。近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精细管理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全面发力,正在成为一所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教师第一打造专家型教师团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教职工团队是一所学校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让学生成才的前提。

该校现有教师72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研究生学历6人,省级教坛新星、课改先进个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5人。学校拥有一个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化学学科),两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化学学科、思品学科)。

校长胡茂侠为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首批骨干教师,是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沪科版)编委,多次参与安徽省数学中考考纲编写与中考试卷命制,历任合肥四十五中教导主任、业务校长。

副校长郑克是合肥市优秀班主任,曾获合肥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刘海军老师的课例获教育部“部优课”,省精品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现系庐阳区“刘海军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国家级刊物《教育文汇》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潘玲玲老师曾获“安徽省教坛新星”称号。

舒桂琼老师被评为“安徽省课改先进个人”。

杨鹏老师获安徽省体育比赛二等奖,合肥市体育教师基本功赛一等奖。

吴从容老师曾获合肥市说课大赛一等奖,是合肥市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领衔名师,庐阳区化学学科教研员,庐阳区“吴从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汪成兵老师带领校篮球队21次蝉联合肥市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冠军,被誉为“金牌教练”。

赵励、张堃老师曾获“合肥市教坛新星”称号。

余晓东老师曾被评为“合肥市优秀教师”。

王芳、李平老师是合肥市首批骨干教师。

武晓玫老师是合肥市骨干教师,荣获合肥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合肥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王传云老师是合肥市骨干教师,曾被公派到印度尼西亚进行两年汉语教学。

韦翔宇老师是合肥市骨干教师,曾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胡平、王志琴老师被评为庐阳区师德楷模。

胡俊、马丽、张万玲、路小苇等10多位教师被授予庐阳区“教学能手”称号。付成松老师代表庐阳区参加合肥市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评比。

夏发祥老师在国家、省级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俞婷老师曾被公派到美国访学数月,英语教学功底扎实、语音纯正。

……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怎样炼成的呢?这得力于学校一贯坚持的名优教师发展工程。

四十七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等业务学习,支持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并制定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先后有七名教师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公派两位教师出国访学,选派两名中层领导到上海进行跟岗学习,经常派遣教师观摩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学校与上海市市南中学结为友好学校,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知行并进。

四十七中坚持“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改深化教研”。在每学期开展的“人人一节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校领导率先垂范,每学期听课达600余人次。教学研讨活动有效推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学校通过质量分析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激发竞争意识。胡茂侠校长特别强调:分析教学质量不仅要透过数据看成效,还要做到通过分析促改进,既要纵向比较知进退,更要横向比较明优劣。

管理至上创设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管理出效率。四十七中领导始终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身先士卒,让老师们充分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学校优化重组管理层,增强执行力,保证了高效课堂的实现。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四十七中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做到资源共享、智慧碰撞。领导班子分工联系,每月至少有两次参与集体备课,加强备课指导。集体备课制度的有效落实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效果显著。

四十七中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师就必须提前写出一周的教学设计并由教导处检查登记。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对老师的教案和作业布置、批改等情况也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并用不同方式及时反馈。除了定期检查外,校领导经常推门听课或进行“流动式听课”,及时诊断课堂。

四十七中坚持“周周清”制度,注重规范教学各环节的流程。在2018届毕业班全体教师会上,郑校长从“统一思想,通力协作”“加强领导,职责分工”“展望中考,明确目标”“共享成果,奖励优绩”“着力管理,落实措施”“把握时间,循序渐进”“敬业精业,五种意识”七个方面对毕业班工作提出要求;同时要求老师们注重“两个结合”:精细管理与教科研相结合、常态课实效与周周清工作相结合。明确毕业班层级管理:由校长室直接领导,教导处负责监控,年级组具体操作的三级管理模式,突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落实中层领导分管班级制度。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并与班级或学生实行捆绑制,参与班级管理。理科实验、体育备考和文化课“培优转差”等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四十七中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优秀的教育案例,亮出成绩,摆出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布置工作任务。班主任例会让各班对学生的要求一致,行动一致,整体提升了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为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四十七中自编入学教育读本,积极探索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该校立足校情,申报了《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课题。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将《中学生守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习惯,比之空洞的说教效果显著。在《关于对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综合督导的调研报告》中,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养成教育这一特色教育方式的价值。学校已取得了养成教育市级特色示范校的称号。

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教师教得有法,学生学得有效。“在学校的科学谋划、教师的精心培育下,学生带给我们诸多惊喜:中考理科实验考试连续四年蝉联庐阳区第一;体育考试成绩名列庐阳区前茅;文化课成绩节节攀升,在上学期庐阳区期末统考中,我校有十几名学生位列全区前200名,多名学生位列全区前100名,有一名学生名列全区第11名,今年将有多位学子有望考取一、六、八联招统招生。”教导处主任刘皖介绍。

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

2017年11月,一封来自63岁叶奶奶的感谢信让温暖与感动洒满校园,她要感谢八(3)班凌俊茹同学。“凌俊茹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如女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叶奶奶在信中感叹道,“小小年纪竟如此同情体贴素不相识的老人,一定是受父母平时言传身教的良好影响,一定是学校对学生辛苦栽培,才有如此有爱心的优秀学生……”

凌俊茹的事迹正是四十七中以生为本的缩影。学校以德育为引领,以学校少年宫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常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家长们通过多种家校沟通渠道感受学校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又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快乐成长。”郑克副校长介绍说。

四十七中把图书馆开进每个班级,学生作品进入校园橱窗,更为学生准备了“课程饕餮大餐”: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特色校本课程”“文化类拓展课程”“艺体类拓展课程”“科技类课程”“德育课程”为载体,创新构建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篮球、书法、绘画、器乐是必修科目,确保每个孩子拥有一项体育特长,掌握一门器乐。学校还着力打造“科技类课程”建设,成立校机器人社团,研究机器人、3D打印、创客空间等。刚组队半个学期的机器人社团在合肥市机器人和轨道赛上获得了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四个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前,学生在多项赛事中喜获佳绩:合肥市篮球比赛21连冠,合肥市中学生辩论赛一等奖,合肥市心理剧比赛一等奖……“我们希望在学校少年宫里,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好、有追求、有情感、有机会、有朋友。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实现全面发展、兴趣广泛、学有特长,让每一个平凡的孩子都能成为发光体!”

研学旅行是四十七中的又一品牌特色活动。学校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大胆设计课外活动,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砺,体质得到了增强,同时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更是一场文化熏陶和审美教育盛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四十七中学子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在2017年庐阳区中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展评活动中四十七荣获一等奖。

“成绩是可喜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守正出新,全体师生的自信心空前高涨。学校生源已逐年向好,老师们充满了教育情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老师们的干劲、韧劲、钻劲都是全市首屈一指的,因而我们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学生发展目标。为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我校将于明年整体搬迁到原合肥市经济管理学校(阜阳路,双岗十字路口北200米)办学,近期将投入巨资对新校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力求打造庐阳区环境最美、面积最大、质量最优的花园式学校!”从胡茂侠校长欣喜的目光中,我们似乎看到四十七中已经实现了美丽的愿景。

(夏发祥  李荣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