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胡阿姨家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每次见到胡阿姨就像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样的味道,一样的身影,一样的叮嘱,一样的体会,一样的沉淀与收获……常常洗心,不使尘染。
2017年4月产假结束,我就负责胡阿姨家的扶贫结对工作,我是她的帮扶干部,她是我的贫困户。转眼间,“扶贫”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而胡阿姨对我的影响却与日俱增。从她身上,我不仅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也隐隐感受到了自强不息的力量,我们骨子深处是一类人。静水流深,不是与世无争,只是想好好做自己。
胡阿姨家是两女户,女儿们都已出嫁,丈夫过世多年,现在只有她一个人过日子。这样一位已年过七旬的老人,正享受着党的好政策,本该颐养天年,但她每天却仍然坚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直觉就告诉我:她,善良、勤劳、朴素、憨厚。中等的身高,微胖的身材,齐耳的短发,温和的表情更加增添了几分优雅。走进一看,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地面一尘不染。屋里摆放着成袋的收成,有芝麻、红薯、黄豆;走廊还散放着零星的南瓜。她的语速不快不慢,不温不火,总是轻声细语,又总是温柔可亲,听着很舒服。她的话语不多,问题也不苛刻,但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想把问题解释清楚,让人想把事情做得更周全。她没有太多的要求,就算是想说什么,也是娓娓道来,听不出丝毫的抱怨与不满。
每次去她家,她都在忙。有时候,她在门口洗衣服;有时在圈好的小院子里喂鸡;有时候在锅屋里做饭;有时在菜园里种菜;有时在屋后摘茶……她总能给自己找到事情。每年茶春季是胡阿姨最忙的时候,每到这时,她总是兴冲冲地向我“汇报”茶叶的价格,略带自豪地“宣布”茶叶的收入,那神情就像一个孩子。我呢,就像职业病一样,顺势加以肯定。其实,我是打心底为她高兴,仿佛生活有了奔头。等到板栗季的时候,我又常常为她担忧。担心她年龄大了,打板栗也不方便呀。可是胡阿姨似乎并不害怕。她说板栗树不高,板栗山不远,乘板栗收成好,我慢慢来。
胡阿姨家另外一项产业收入就是养鸡。她在园子的一角圈了一块空地,用遮阳网罩了一个鸡棚,后面还有一个简单的鸡舍。对鸡群来说也是有卧室、有晒台,有庭院了,光照充足,通风效果也不错。几次走访到家时,我都看到她在园子里喂鸡。把多余的青菜剁碎,拌上粮食或是饲料撒在鸡舍里。然后悠然自得、神情自若地看着鸡群撒欢。无意间和我流露,卖鸡蛋还收入一千多块钱。你能想象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吗?这单纯的快乐,像个孩子。
除此之外,胡阿姨还种有成片的豌豆,她骄傲地对我说:现在公交车方便,只要愿意家里的瓜果蔬菜都能兑成钱!胡阿姨家还榨香油,这些可都是“畅销货”,地地道道、原汁原味。
每次去,我都会嘱咐阿姨: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您这个年龄身体好就是本钱。每个月的政府的补助足够您生活的,不要让自己这般劳累。阿姨总是不紧不慢地说,不累不累,我也闲不住,不劳动,在家多着急啊。
有时候,我们在一起,她也会忆苦思甜,说说过去,聊聊现在,每每开玩笑说道:日子真好过,时间过得真快。我来一趟,一个月就过去了。胡阿姨总是以经典的话语总结: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当然好过。过去的一天像一年,现在的一年像一天。过去的皇帝也没有现在的日子好啊。有时候,我们一起也会说说国家政策。胡阿姨又会慢条斯理地说:国家这么大,共产党能照顾这么多人,我们没话说,我是真念共产党的好。国家给你钱,是让你好好过日子的,不是让你吃喝玩乐的。我都这样一大把年纪了,每个月国家给我这么多钱生活,我知足了。共产党对我们这么好,我现在身子骨还硬朗,怎能不劳动呢?况且,我本来就是农民,农民就要劳动呀!言语是朴素的,可是胡阿姨说出来的道理却是深厚的。每每听到这些,我都会泪眼蒙蒙。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从国到家,再到我们每一个人,血脉相连。国家养育了我们,我们也要努力减轻国家的负担。就像胡阿姨本可以坐享其成,而在古稀之年依然奋斗不止,也正是这奋斗让胡阿姨显得格外不平凡。
扶贫的路上,虽然有艰辛,但也有收获,特别是从胡阿姨身上,让我品尝到了人生幸福的味道。三十岁的我,不敢想象七十岁的生活,但我却已深深地懂得: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中。
感谢有你,我敬爱的胡阿姨!
(金寨县莲花学校 撰稿:蔡先凤 审核:朱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