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点】“不唯论文”的博士生培养改革值得期待

2019-04-27 08:34

近日,清华大学修订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提出“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取消了之前“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申请”的规定,这意味着博士学位授予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而是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

清华的这项改革,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的精神,值得期待。而教育评价改革,正是教育部今年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的重要工作。媒体对这条新闻的关注,也主要是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切入的。

博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博士培养标准的设定,虽只是一个条文的简单变化,但不是一项孤立的改革,其背后关联着对高校管理、专业发展、教师工作等多方面的评价,以及观念的变化和适应等多层次问题,具有一定的改革难度。清华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以科学慎重的态度推进这项改革,其探索积累的经验,可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启发更多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虽然不再把论文作为硬杠杠,但改革后的清华博士培养标准并没有降低,而是确立了更高的标准。因为相较于一般性的论文,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是更高难度的“动作”。此外,从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出发,根据新规定,还将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并鼓励各学科设置助教等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支持博士生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等。这些新的举措,将会促进博士生教育向更全面的纵深发展,也在客观上回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但既然是改革,就可能被舆论围观,改革的过程就要面对舆论的多角度评价甚至质疑。尤其是未来这一改革如果向其他层次高校延伸,更是如此。比如对论文取消强制要求以后,博士生的“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成果如何量化并得到普遍认可,学术能力不足的博士是不是更容易出现?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层级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论文的重要性被淡化之后,怎样回应大学排行榜名次波动可能引发的议论?如何消除和化解舆论的担忧与误解,同样是改革过程中要做的工作。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改革需要一种定力,只要是符合育人规律,能够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多人才的改革举措,就要敢于坚持。

这种定力,应当来自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扎根中国大地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平台,理应培养更多有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高层次人才。有关专家援引国外的一流大学也并非把论文作为唯一标准,以佐证清华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国外的经验固然要借鉴,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改革逻辑,不是粗线条复制人家的经验这么简单,而应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唯论文”与“不唯论文”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最终克服人才培养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一种新的进取精神。“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天的改革,就是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把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坚决改过来。清华大学的此次人才培养改革,无疑向世人展示了这种进取精神。

张金岭(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0

近日,清华大学修订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提出“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取消了之前“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申请”的规定,这意味着博士学位授予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而是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

清华的这项改革,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的精神,值得期待。而教育评价改革,正是教育部今年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的重要工作。媒体对这条新闻的关注,也主要是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切入的。

博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高度的体现,博士培养标准的设定,虽只是一个条文的简单变化,但不是一项孤立的改革,其背后关联着对高校管理、专业发展、教师工作等多方面的评价,以及观念的变化和适应等多层次问题,具有一定的改革难度。清华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以科学慎重的态度推进这项改革,其探索积累的经验,可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启发更多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虽然不再把论文作为硬杠杠,但改革后的清华博士培养标准并没有降低,而是确立了更高的标准。因为相较于一般性的论文,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是更高难度的“动作”。此外,从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出发,根据新规定,还将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并鼓励各学科设置助教等博士生教学实践环节,支持博士生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和技能等。这些新的举措,将会促进博士生教育向更全面的纵深发展,也在客观上回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但既然是改革,就可能被舆论围观,改革的过程就要面对舆论的多角度评价甚至质疑。尤其是未来这一改革如果向其他层次高校延伸,更是如此。比如对论文取消强制要求以后,博士生的“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成果如何量化并得到普遍认可,学术能力不足的博士是不是更容易出现?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层级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论文的重要性被淡化之后,怎样回应大学排行榜名次波动可能引发的议论?如何消除和化解舆论的担忧与误解,同样是改革过程中要做的工作。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改革需要一种定力,只要是符合育人规律,能够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多人才的改革举措,就要敢于坚持。

这种定力,应当来自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扎根中国大地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平台,理应培养更多有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高层次人才。有关专家援引国外的一流大学也并非把论文作为唯一标准,以佐证清华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国外的经验固然要借鉴,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改革逻辑,不是粗线条复制人家的经验这么简单,而应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唯论文”与“不唯论文”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最终克服人才培养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一种新的进取精神。“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天的改革,就是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把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坚决改过来。清华大学的此次人才培养改革,无疑向世人展示了这种进取精神。

张金岭(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