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学生志愿者,抗疫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2020-02-20 08:08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行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抗击疫情中,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归乡,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去。有的坚守在宣传一线为大家把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有的利用专业优势制作疫情防控宣传漫画在网络上传递正能量,还有的回到家投入到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在特殊时期,大学生志愿者该如何适当参与抗疫工作?记者采访了一些志愿者和专家,听他们讲述如何为爱而行。

“本着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

徐杰是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家乡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徐家坳村。原本准备趁着这个寒假,在家好好陪家人。1月24日,黄冈市疫情防控升级,徐杰就主动向村支书请缨加入村部的防控工作。

做好安全防护的他,每天跟着村支书去村里每家每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设劝导岗,告诫村民不要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不要聚餐,不要聚会。短短的几天时间之内就走遍了全村378户,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随着疫情的发展,镇上给从外地回乡人员配备了温度计和“温馨提示”,徐杰新建了“徐家坳村疫情防控群”,告诉从武汉及黄冈市回乡人员每天必须早晚量两次体温,并发到群里。他每天进行记录汇总,上报给有关部门。

在与辅导员老师的联系中,徐杰说:“全国各地无数医生和护士主动请缨,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战斗。他们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专家说

李晓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团委书记):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志愿服务工作早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精神也早已在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身体力行地为防控工作作出贡献是很多大学生所向往的,这也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与担当。但是在非常时期,还要本着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进行。而且志愿服务也有很多形式,同学们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参与防控工作。志愿服务是行动,也是精神,它传递的是真情。大爱无形,让我们力所能及地做一名为爱而行的人。

“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此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生曹松林正在家乡武汉,和千千万万老乡们一起,共同抵御疫情。

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除了和学校一起,搭建“众志成城人大人,共战疫情心连心”的活动,为前线同学传递正能量之外,他还利用专业知识,探索更多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探究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生态保护区的边界明确与管理和生态保育。”曹松林说。

疫情之下,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等都面临巨大挑战,曹松林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研究疫情防控对环保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挑战与应对。

未来,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生态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曹松林说。

“在应激的作用下,我们的情绪、认知、行为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甚至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扰乱我们的日常生活。”身在老家西安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璩泽撰写着与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

1月25日,他加入学校科普宣传小组当中,收集与疫情相关的科普、报道等相关信息,撰写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还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出去,帮助相关人员与普通民众了解在疫情发生期间自己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所带给我们的不适感。

工作很辛苦。他和伙伴们每天都会在群里相互提供支持、相互鼓励。“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次防疫攻坚战。”璩泽说。

●专家说

胡建国(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大学生在校园课堂与社团活动中接受了更多从事志愿服务的教育,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机会。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接近4000万人,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志愿服务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强,是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好大学生的作用,有序引导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在疫情期间介入公众心理引导,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政府决策社会调查支撑等工作,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疫情虽然导致高校延迟开学,但是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实践机会,结合专业知识,引导大学生聚焦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突出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论与掌握。对此,需要加强高校的引导,在遵守政府与学校的相关规定,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强化专业教师的指导,实现积极有序参与。

“在志愿活动中,个体更能够感受到劳动和奉献的价值”

王静雅,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班本科生。对她而言,这个假期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从2月2日报名当天开始,每天值班9个小时。她把这种参与感称为“被需要感”,这也是她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

王静雅的老家在山西晋城陵川县。在关注疫情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维护秩序,登记出入社区车辆和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劝阻不戴口罩的居民等,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家的冬天格外冷,在室外登记车辆人员信息的过程中,手握不住笔、脚迈不出步的时候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大家仍然在坚守,这一幕给了我坚持的动力,也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一线工作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也看到了公平公正、刚直不阿的品质在大家身上闪闪发光。”王静雅说。

●专家说

李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教师):志愿服务是有利于人格成长的。志愿服务帮助同学们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被需要的需要得到满足。志愿活动促使同学们与世界建立联结,而心理疾病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和世界的失联,所以志愿活动可以预防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品质。

密闭空间会导致人与外界世界的断联,失去了很多丰富新鲜的感觉输入,也是很多人感觉憋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变这个情况。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通过诸如在线整理信息、联络、协调等志愿工作,可以有效建立起人与人的连接。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是非营利的,更加贴近人的自我价值的本质需要。青少年的生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建立连接有更多的需要,在志愿活动中,个体更能够感受到劳动和奉献的价值。

(本报记者 刘博超 靳晓燕 姚晓丹)

0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行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抗击疫情中,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归乡,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去。有的坚守在宣传一线为大家把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有的利用专业优势制作疫情防控宣传漫画在网络上传递正能量,还有的回到家投入到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在特殊时期,大学生志愿者该如何适当参与抗疫工作?记者采访了一些志愿者和专家,听他们讲述如何为爱而行。

“本着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

徐杰是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家乡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徐家坳村。原本准备趁着这个寒假,在家好好陪家人。1月24日,黄冈市疫情防控升级,徐杰就主动向村支书请缨加入村部的防控工作。

做好安全防护的他,每天跟着村支书去村里每家每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设劝导岗,告诫村民不要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不要聚餐,不要聚会。短短的几天时间之内就走遍了全村378户,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随着疫情的发展,镇上给从外地回乡人员配备了温度计和“温馨提示”,徐杰新建了“徐家坳村疫情防控群”,告诉从武汉及黄冈市回乡人员每天必须早晚量两次体温,并发到群里。他每天进行记录汇总,上报给有关部门。

在与辅导员老师的联系中,徐杰说:“全国各地无数医生和护士主动请缨,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战斗。他们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专家说

李晓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团委书记):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志愿服务工作早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精神也早已在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身体力行地为防控工作作出贡献是很多大学生所向往的,这也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与担当。但是在非常时期,还要本着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进行。而且志愿服务也有很多形式,同学们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参与防控工作。志愿服务是行动,也是精神,它传递的是真情。大爱无形,让我们力所能及地做一名为爱而行的人。

“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此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生曹松林正在家乡武汉,和千千万万老乡们一起,共同抵御疫情。

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除了和学校一起,搭建“众志成城人大人,共战疫情心连心”的活动,为前线同学传递正能量之外,他还利用专业知识,探索更多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探究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生态保护区的边界明确与管理和生态保育。”曹松林说。

疫情之下,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等都面临巨大挑战,曹松林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研究疫情防控对环保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挑战与应对。

未来,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生态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曹松林说。

“在应激的作用下,我们的情绪、认知、行为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甚至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扰乱我们的日常生活。”身在老家西安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璩泽撰写着与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

1月25日,他加入学校科普宣传小组当中,收集与疫情相关的科普、报道等相关信息,撰写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还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出去,帮助相关人员与普通民众了解在疫情发生期间自己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所带给我们的不适感。

工作很辛苦。他和伙伴们每天都会在群里相互提供支持、相互鼓励。“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次防疫攻坚战。”璩泽说。

●专家说

胡建国(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大学生在校园课堂与社团活动中接受了更多从事志愿服务的教育,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机会。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接近4000万人,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志愿服务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强,是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好大学生的作用,有序引导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在疫情期间介入公众心理引导,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政府决策社会调查支撑等工作,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疫情虽然导致高校延迟开学,但是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实践机会,结合专业知识,引导大学生聚焦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突出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论与掌握。对此,需要加强高校的引导,在遵守政府与学校的相关规定,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强化专业教师的指导,实现积极有序参与。

“在志愿活动中,个体更能够感受到劳动和奉献的价值”

王静雅,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班本科生。对她而言,这个假期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从2月2日报名当天开始,每天值班9个小时。她把这种参与感称为“被需要感”,这也是她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

王静雅的老家在山西晋城陵川县。在关注疫情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维护秩序,登记出入社区车辆和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劝阻不戴口罩的居民等,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家的冬天格外冷,在室外登记车辆人员信息的过程中,手握不住笔、脚迈不出步的时候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大家仍然在坚守,这一幕给了我坚持的动力,也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一线工作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也看到了公平公正、刚直不阿的品质在大家身上闪闪发光。”王静雅说。

●专家说

李卫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教师):志愿服务是有利于人格成长的。志愿服务帮助同学们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被需要的需要得到满足。志愿活动促使同学们与世界建立联结,而心理疾病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和世界的失联,所以志愿活动可以预防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品质。

密闭空间会导致人与外界世界的断联,失去了很多丰富新鲜的感觉输入,也是很多人感觉憋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变这个情况。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通过诸如在线整理信息、联络、协调等志愿工作,可以有效建立起人与人的连接。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是非营利的,更加贴近人的自我价值的本质需要。青少年的生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建立连接有更多的需要,在志愿活动中,个体更能够感受到劳动和奉献的价值。

(本报记者 刘博超 靳晓燕 姚晓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