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8点,广西某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羽璇老师都会守在电话前,进行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学校开设了两条服务热线,张羽璇说:“求助的人没有预期的多,我目前接到的电话没超过10个。”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或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为产生焦虑或替代性创伤等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但记者采访时发现,疫情中有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却“不太信任”学校的心理热线,认为咨询了也没什么效果,导致一些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遇冷。
大三学生张悦悦(化名)就读于广西南宁市的一所大学。疫情暴发后,她的父亲一直在前线工作,虽然父亲出门时会戴口罩,回家后会消毒,但家人偶尔的咳嗽还是让张悦悦焦虑不安。她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也被感染了,每当看到患者离世的消息,她整个人就会感到紧绷,持续性的精神紧张使她夜不能寐,起床后会出现反胃和干呕的情况。
这样的状态持续超过1周后,张悦悦鼓起勇气拨打了学校的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师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养好精神,增加抵抗力,并建议疫情结束后让家里人带她到医院检查。“咨询完也没感觉有什么帮助。”张悦悦有些失望。
在一些专家看来,部分求助者之所以会觉得学校提供的心理援助作用不大,一方面是国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缺乏,导致疫情期间从事心理援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心理援助存在理解偏差,对短短几十分钟的电话咨询抱有过高的心理预期。
2018年2月,中国心理学会修订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明确了心理师的注册登记标准。“截至2020年1月,我国达到这一专业标准的心理师不足1500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陈仲庚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钟杰说,“特别是一些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没有足够的、系统接受过职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老师,就从其他专业或科室调一些过来,这是非常不专业的。”
钟杰建议,各地应组建能应对灾难和重大社会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专业队伍,这支队伍应在国家卫健委领导下,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25日起,南京邮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陆晓花开始做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咨询服务。她说,心理咨询需要建立关系、相互信任、表达情绪、面对痛苦并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时,高校一般一次心理咨询需要50分钟,每周一次,有的问题可能几次就能缓解,有的需要花上几年时间。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服务一般是一次性的,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
“科学成体系的心理帮助才是有效的。”钟杰表示,80%的人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可以获得很大缓解,剩下20%的人,则需要转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接受长期帮助。“我们需要多兵种作战,不可能靠单一兵种打赢这场战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朱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2月27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