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融合教育关注每一个“特殊孩子”

2021-01-05 09:25

6岁的康康坐在教室的“小吃店”里“用餐”,同样6岁的齐齐扮演“小吃店”的店员,拿着“果汁”向康康热情推销。这是上海市静安区中华新路幼儿园里的一次角色融合游戏。康康被诊断为中度发育迟缓,有语言障碍,伴随自闭倾向,根据他的医学诊断和教育评估结果,康康每周参加两次大班孩子的角色融合游戏,学习与同伴交流分享。

游戏中康康的每一点回应,都被老师仔细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成为康康融合课程计划的依据。中华新路幼儿园园长吴宏苹告诉记者,普特融合教育从关注个别残障儿童,到面向全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最根本的理念是将学生的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在角色融合游戏中,康康能回应同伴,出现了语言互动;而齐齐,则学会了与同学相处中的尊重、耐心和友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何聚焦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薄弱环节,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静安区以融合教育为抓手,尊重、珍视孩子的差异,将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班里来了“特殊孩子”

——融合教育,丰富的是所有成长中的心灵

班里来了个“特殊孩子”,会发生什么?

当鑫宝被妈妈牵着小手走进静安区市西小学时,这个男孩的脸上写着茫然,鑫宝妈妈心里也没底:孩子能不能融入一所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鑫宝的情绪行为障碍是否会影响他融入班级?她没想到的是,学校已经为鑫宝的到来做了十二分的准备。

从孩子的特殊需求出发,学校设计“个别化课程表”,借助静安区特教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源,将儿童医院的医生定期请到学校做个训辅导和行为支持;学校还聘请静安区幸福驿站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专业心理辅导师,适时疏导鑫宝的情绪。

为了让班里的孩子敞开心扉接纳鑫宝,学校还组织班级其他学生来到静安区特殊学校——南阳学校开展“反向融合”活动,与那里的孩子共读绘本、同演话剧,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元,增进感情,培养默契,创设同伴接纳的整体人文环境。

鑫宝喜欢上了学校,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如今的鑫宝,已经顺利升入市西初级中学。

采访中,静安区一位校长讲起她的思考:“怎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她找到了答案,“一所学校发展得再好,如果眼里只有学业和分数,不能给学生播下温暖的种子,不是真正的好学校;一位老师,如果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有能力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而真正的好学生应该具备‘三好’特征,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融合教育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育人环境。”

这位校长告诉记者,她常和老师们探讨,也和家长们交流,“特殊孩子”是学校的负担还是育人的资源?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差异是珍贵的育人资源。当尊重、认可乃至欣赏这样的差异,引导孩子们展开同伴互助,这样的学校一定是温暖美好的、向上向善的,走出来的学生也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当融合教育真实发生,丰富的是成长中所有孩子心灵,提升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专业能力,发挥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

——融合教育,不只是面向“特殊孩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汪海萍关注并参与静安的融合教育实践,已有7年时间。她和专家团队最先走进的是闸北田家炳小学。这是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开展融合教育后,生源充足,家长满意,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闸北田家炳小学校长朱玲玲介绍,学校为此构建了三级支持体系:普通支持,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标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强化支持,由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根据部分学生的学习或行为问题,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长短期结合、定时定点个别辅导;特殊支持,服务于特殊障碍学生和资优学生。最终的目标落到四个字,就是“精准施教”。

“教育平等,并非所有学生获得相同的知识,而是获得各自所需要的知识。学校要做的,就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让每个学生获得优质教育服务。”朱玲玲感慨,“真正实践教育公平,就是无条件接纳学区内每个孩子,为其提供合适的、所需的教育服务,并且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

汪海萍告诉记者,静安区自加压力,自我挑战,拓展了融合教育的服务范围。“融合教育不只面向特殊孩子,还面向所有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包括处于后10%的有各类学业困难、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孩子,也关注资优生,不让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湮没。”

位于静安区大宁国际社区的大宁国际小学,同样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致力于挖掘、发现学生潜能,为那些学有余力、个性鲜明、冒尖出彩的“个别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当老师注意到铭铭在小学低年级就表现出对结构搭建和编程的浓厚兴趣,还有难能可贵的专注度和研究力,学校就开始考虑,这样的娃娃在学校里,老师还可以给他什么?

学校的学习支持中心为铭铭配备学习导师,在“常规课程”中,定制个性化学习任务,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让他学有动力、有热情。同时,铭铭被吸纳进入学校机器人俱乐部,以“进阶课程”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的各类创新实验室也向他开放,弹性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丰满了羽翼。小学毕业第二年,他就成为“小创客”,科创作品参加上海市级博览会并被企业当场签约孵化。

“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而应对复杂性的核心不仅是要发挥教育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在丰富性背后,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视角,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和优势发展创设个性化成长路径。”在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看来,当融合教育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眼中有所有的孩子,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编织一张有温度的“网”

——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在普通学校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正进入加快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期。融合教育是普通学校积极创建接纳环境,响应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个别化教育质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过程,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上海静安区是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上海市医教结合研究试点区,特殊教育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在汪海萍看来,静安率先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鲜明提出普通学校是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

“隔离式的教育安置,不利于特殊孩子的发展,一所学校有义务接纳学区里的所有孩子入学,而不能因为自身理念、态度与专业能力等条件不成熟就向这群孩子关上大门,而应按照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着力提升融合教育专业能力,使更多特殊儿童能够真正享有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静安区,融合教育正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全覆盖,聚焦于此的三级保障体系正在形成——每所学校有融合教育工作小组,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相当于社区的“全科门诊”;静安区有片区式资源中心,相当于“专家门诊”;外聘的各相关领域专家,相当于“集体会诊”,保证孩子们的差异化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哪些孩子需要特殊教育服务,需要提供哪些服务,谁为这些孩子提供服务,以怎样的方式提供服务等,不需要家长带着孩子一处处去跑,这个体系能够提供最直接的整体支持。”汪海萍说。

闸北第八中学开展从因类分层到个性化的教与学改革,以数据支撑“因材施教”与“因人导学”的融合。闸北田家炳小学开发了自适应学习平台和数字化实验等学习资源,基于数据反馈和分析,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计划。

围绕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静安区精心编织起一张有温度的“网”。通过整合社会力量,系统架构特殊教育治理运行网络,组建起以专业化为特征的三级联动实践共同体,建立融合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联盟,实施多领域深度研究和全链式跟踪服务。

记者了解到,经过扎实调研,静安区已编制完成《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近期即将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融合教育要“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教育既是社会事业,也是民生事业,之所以不遗余力推进融合教育,正是为了探寻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百姓的痛点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哪里有不足,就补哪里。关注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0

6岁的康康坐在教室的“小吃店”里“用餐”,同样6岁的齐齐扮演“小吃店”的店员,拿着“果汁”向康康热情推销。这是上海市静安区中华新路幼儿园里的一次角色融合游戏。康康被诊断为中度发育迟缓,有语言障碍,伴随自闭倾向,根据他的医学诊断和教育评估结果,康康每周参加两次大班孩子的角色融合游戏,学习与同伴交流分享。

游戏中康康的每一点回应,都被老师仔细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成为康康融合课程计划的依据。中华新路幼儿园园长吴宏苹告诉记者,普特融合教育从关注个别残障儿童,到面向全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最根本的理念是将学生的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在角色融合游戏中,康康能回应同伴,出现了语言互动;而齐齐,则学会了与同学相处中的尊重、耐心和友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何聚焦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薄弱环节,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静安区以融合教育为抓手,尊重、珍视孩子的差异,将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班里来了“特殊孩子”

——融合教育,丰富的是所有成长中的心灵

班里来了个“特殊孩子”,会发生什么?

当鑫宝被妈妈牵着小手走进静安区市西小学时,这个男孩的脸上写着茫然,鑫宝妈妈心里也没底:孩子能不能融入一所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鑫宝的情绪行为障碍是否会影响他融入班级?她没想到的是,学校已经为鑫宝的到来做了十二分的准备。

从孩子的特殊需求出发,学校设计“个别化课程表”,借助静安区特教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源,将儿童医院的医生定期请到学校做个训辅导和行为支持;学校还聘请静安区幸福驿站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专业心理辅导师,适时疏导鑫宝的情绪。

为了让班里的孩子敞开心扉接纳鑫宝,学校还组织班级其他学生来到静安区特殊学校——南阳学校开展“反向融合”活动,与那里的孩子共读绘本、同演话剧,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元,增进感情,培养默契,创设同伴接纳的整体人文环境。

鑫宝喜欢上了学校,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如今的鑫宝,已经顺利升入市西初级中学。

采访中,静安区一位校长讲起她的思考:“怎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她找到了答案,“一所学校发展得再好,如果眼里只有学业和分数,不能给学生播下温暖的种子,不是真正的好学校;一位老师,如果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有能力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而真正的好学生应该具备‘三好’特征,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融合教育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育人环境。”

这位校长告诉记者,她常和老师们探讨,也和家长们交流,“特殊孩子”是学校的负担还是育人的资源?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差异是珍贵的育人资源。当尊重、认可乃至欣赏这样的差异,引导孩子们展开同伴互助,这样的学校一定是温暖美好的、向上向善的,走出来的学生也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当融合教育真实发生,丰富的是成长中所有孩子心灵,提升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专业能力,发挥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

——融合教育,不只是面向“特殊孩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汪海萍关注并参与静安的融合教育实践,已有7年时间。她和专家团队最先走进的是闸北田家炳小学。这是一所普通公办小学,开展融合教育后,生源充足,家长满意,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闸北田家炳小学校长朱玲玲介绍,学校为此构建了三级支持体系:普通支持,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标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强化支持,由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根据部分学生的学习或行为问题,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长短期结合、定时定点个别辅导;特殊支持,服务于特殊障碍学生和资优学生。最终的目标落到四个字,就是“精准施教”。

“教育平等,并非所有学生获得相同的知识,而是获得各自所需要的知识。学校要做的,就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让每个学生获得优质教育服务。”朱玲玲感慨,“真正实践教育公平,就是无条件接纳学区内每个孩子,为其提供合适的、所需的教育服务,并且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

汪海萍告诉记者,静安区自加压力,自我挑战,拓展了融合教育的服务范围。“融合教育不只面向特殊孩子,还面向所有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包括处于后10%的有各类学业困难、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孩子,也关注资优生,不让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湮没。”

位于静安区大宁国际社区的大宁国际小学,同样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致力于挖掘、发现学生潜能,为那些学有余力、个性鲜明、冒尖出彩的“个别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当老师注意到铭铭在小学低年级就表现出对结构搭建和编程的浓厚兴趣,还有难能可贵的专注度和研究力,学校就开始考虑,这样的娃娃在学校里,老师还可以给他什么?

学校的学习支持中心为铭铭配备学习导师,在“常规课程”中,定制个性化学习任务,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让他学有动力、有热情。同时,铭铭被吸纳进入学校机器人俱乐部,以“进阶课程”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的各类创新实验室也向他开放,弹性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丰满了羽翼。小学毕业第二年,他就成为“小创客”,科创作品参加上海市级博览会并被企业当场签约孵化。

“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而应对复杂性的核心不仅是要发挥教育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在丰富性背后,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视角,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和优势发展创设个性化成长路径。”在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看来,当融合教育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眼中有所有的孩子,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编织一张有温度的“网”

——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在普通学校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正进入加快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期。融合教育是普通学校积极创建接纳环境,响应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个别化教育质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过程,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上海静安区是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上海市医教结合研究试点区,特殊教育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在汪海萍看来,静安率先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鲜明提出普通学校是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

“隔离式的教育安置,不利于特殊孩子的发展,一所学校有义务接纳学区里的所有孩子入学,而不能因为自身理念、态度与专业能力等条件不成熟就向这群孩子关上大门,而应按照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着力提升融合教育专业能力,使更多特殊儿童能够真正享有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静安区,融合教育正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全覆盖,聚焦于此的三级保障体系正在形成——每所学校有融合教育工作小组,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相当于社区的“全科门诊”;静安区有片区式资源中心,相当于“专家门诊”;外聘的各相关领域专家,相当于“集体会诊”,保证孩子们的差异化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哪些孩子需要特殊教育服务,需要提供哪些服务,谁为这些孩子提供服务,以怎样的方式提供服务等,不需要家长带着孩子一处处去跑,这个体系能够提供最直接的整体支持。”汪海萍说。

闸北第八中学开展从因类分层到个性化的教与学改革,以数据支撑“因材施教”与“因人导学”的融合。闸北田家炳小学开发了自适应学习平台和数字化实验等学习资源,基于数据反馈和分析,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计划。

围绕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静安区精心编织起一张有温度的“网”。通过整合社会力量,系统架构特殊教育治理运行网络,组建起以专业化为特征的三级联动实践共同体,建立融合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联盟,实施多领域深度研究和全链式跟踪服务。

记者了解到,经过扎实调研,静安区已编制完成《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近期即将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融合教育要“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教育既是社会事业,也是民生事业,之所以不遗余力推进融合教育,正是为了探寻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百姓的痛点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哪里有不足,就补哪里。关注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