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研讨会

2021-05-14 12:36

为进一步推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5月8日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理论研讨会。校长毕明生教授,副校长谭维奇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马院院长朱松节教授主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如何正确理解和引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如何与专业课教师齐心协力有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难点和困惑?”等系列问题各抒己见。  

毕明生作总结讲话,就推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发挥价值引领。思政教师要积极融入各教学团队,与各教学团队共同拟定育人目标,传递教育的最终价值是立德树人的理念。同时思政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增强授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鼓励思政课教师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宣讲,传递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二要发挥队伍引领。重温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为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要强化知识引领。思政教师要多与专业课相互交流,共同挖掘专业课当中思政元素,帮助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结合所授学生专业类别,强化其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加强对学生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要加强活动引领。以社团活动、党史教育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抓手,鼓励思政课教师加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担任兼职辅导员,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将思政课教师打造为备受关注的群体,成为最积极活跃的正能量代言人。

谭维奇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意义重大。做好这个工作要发挥“三个课堂”的作用,第一课堂按人才培养方案上好课、第二课堂重视校内实践、第三课堂发挥好校外实践基地作用,三堂发力,共同育人;要将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用思政元素亮点专业课堂,专业情怀融入思政课教学,确保三堂育人同向同行;要实现课程有评价、学生有标兵、教师有情怀,示范课程蕴含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目标;要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探索育人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朱松节和吴何珍结合各自部门实际,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主题,从“为什么要做?”“能做什么?”“如何去做?”分享了心得体会,号召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余世建   闻胜海   朱松节)

0

为进一步推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5月8日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理论研讨会。校长毕明生教授,副校长谭维奇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马院院长朱松节教授主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如何正确理解和引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如何与专业课教师齐心协力有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难点和困惑?”等系列问题各抒己见。  

毕明生作总结讲话,就推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发挥价值引领。思政教师要积极融入各教学团队,与各教学团队共同拟定育人目标,传递教育的最终价值是立德树人的理念。同时思政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增强授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鼓励思政课教师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宣讲,传递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二要发挥队伍引领。重温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为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要强化知识引领。思政教师要多与专业课相互交流,共同挖掘专业课当中思政元素,帮助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结合所授学生专业类别,强化其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加强对学生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要加强活动引领。以社团活动、党史教育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抓手,鼓励思政课教师加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担任兼职辅导员,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将思政课教师打造为备受关注的群体,成为最积极活跃的正能量代言人。

谭维奇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意义重大。做好这个工作要发挥“三个课堂”的作用,第一课堂按人才培养方案上好课、第二课堂重视校内实践、第三课堂发挥好校外实践基地作用,三堂发力,共同育人;要将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用思政元素亮点专业课堂,专业情怀融入思政课教学,确保三堂育人同向同行;要实现课程有评价、学生有标兵、教师有情怀,示范课程蕴含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目标;要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探索育人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朱松节和吴何珍结合各自部门实际,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主题,从“为什么要做?”“能做什么?”“如何去做?”分享了心得体会,号召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余世建   闻胜海   朱松节)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