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铿锵落地,课后服务如火如荼地开展,怀宁县振宁小学积极推行常规课后服务与特色兴趣社团相结合,双剑合璧,披荆斩棘,历经百天,成果初见。
开学伊始,怀宁县振宁小学认真研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怀宁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准把控文件精神,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校各级行政机构经多次研究讨论制定出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严格履行,责任到人。
对于课后常规服务,怀宁县振宁小学秉承“作业少了,质量却不能降。时间短了,效果却不能减。”的理念。星期一到星期四的下午放学后,各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语、数老师分时间段在班上开展课后服务。开展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作业辅导,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如:猜字谜、我会记词语、故事大王等。各种各样的小比赛:谁是制作小能手、口算我最快、最亮百灵鸟等,也有主题鲜明的班队会:我爱我国、安全无小事、感恩的心等。常规课后服务就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们的全面综合素养,这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得益彰。
怀宁县振宁小学课后服务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特色服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增设了“经典诵读”、“黄梅戏”、“合唱团”、“绘画”、“乒乓球”、“足球俱乐部”、“英语沙龙”等七种特色服务。
每个兴趣社团都由有特长的老师专人负责,期初制定计划,确定队员的选拔方法,成立兴趣小组,每周在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段开展活动。“人之初,性本善……”经典诵读特色服务是学生全员参与,每到周五课后服务时间,校园内书声朗朗,唐诗宋词、楚辞离骚不绝于耳,常常让人有一种通古穿今的错觉,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现代的文人墨客。“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合唱团的小队员们一个个挺拔如松、精神焕发,“吸气、保持、呼出……”高声区、中声区、低声区合起,声如磬玉、雄浑悦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戏不仅是国粹,也是我们地方的传统文化,小队员们唱腔身段走起,眉目亦能传情。嘘,小点声,不要扰了绘画班的清静,小画手们一个个是那么的全神贯注,宛如一个个专业的小画家!如果你想热闹,就请参与到英语沙龙的“谈笑风生”中去吧,玩中学,学中乐,真是让人艳羡不已!
阳光大课间,练就好身体,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怀宁县振宁小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多项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就是其中之一。“我锻炼、
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一二三四五六七,锻炼身体我最行。”喊着口号,排着方阵,师生一起跑起来,整齐有序,气势非凡。动感的音乐响起,啦啦操跳起来,好不热闹!丰富的大课间既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能,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每周二的早上,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绿茵地上,多了一群身形灵动、奔跑如风的小足球运动员,他们由刚入门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运球、断球、射门等一系列熟练地操作,这其中有欢呼雀跃,有垂头沮丧,但无论是汗水还是泪水,都阻挡不了他们训练的热情。乒乓球馆内还有一群小队员们,推、挡、拉、削、扣……他们在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暗暗较劲的个人赛,激烈的小组赛,有时不仅是技术的抗衡,也是意志品质的较量。振宁小学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既享受了乐趣,又增强了体质,既健全了人格,又锤炼了品格。
不拘于形,不役于心,特色创新,未来可期。振宁小学将继续探索前行,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致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有所乐、有所得。
(宋海琴 汪敏 郑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