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传承文化习俗,本周,合肥市宿幼集团森林城分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清明 印象”主题教育活动,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快一起去看看吧!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时间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小问答
老师:“你知道清明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瀚轩:“清明节可以放假。”雨桐:“清明节可以踏青出去外面玩。”语嫣:“清明节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斯羽:“清明节可以玩秋千。”小欧:“清明节来了可以放风筝。”致扬:“清明节可以做青团。”
趣味蹴鞠 精彩无限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瞧,宿幼森林城的操场上一场蹴鞠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呢。赛场上小球员们自分两队,各个目光坚定,散发着一股势在必得的气势。一声令下,接球——躺地——传球,配合的默契极了。他们奔跑在春天的阳光里,感受着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
艾草青青 青团飘香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团圆。青团怎么做呢?小朋友们有办法,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童言童语!
若熙:“做青团要先把面团凹出一个坑,再放馅儿哦!”洢诺:“把馅紧紧裹住,我会把青团搓得胖胖圆圆!”睿欣:“就像做一个绿色的大汤圆!”多多:“我要把青团装饰的好看一点。”
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粘土搓青团,捏一捏、搓一搓,一个个青团子就做好啦,小青团绿油油、胖墩墩的,看着简直让人垂涎欲滴呢,孩子们也体验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春风如画 纸鸢祈愿
风筝又叫“纸鸢”,在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象征着自己的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们制作的风筝吧!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出去玩。)
(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希望每天都在幼儿园快乐游戏。)
小小的风筝上写满孩子们美好的愿景。风筝做好了,趁着和煦的春风,操场上都是孩子们放飞风筝的身影!
此次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 ,不仅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更感受到中华传统习俗的源远流长。宿幼森林城也在这里发出“绿色清明节”的倡议,让情怀生根,让美德传承,让我们一起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引领文明祭祀新风尚。
撰稿:李霜霜
摄影:各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