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第三条规定: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4月6日,亳州市第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组认真落实“双减”下的作业,开展布置语文科目“特色”作业活动。
写一写
作业怎么能离了写呢?写什么?写端午、写清明、写李白的思乡。既写端午的“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也写清明的“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更有李白深深的思乡......
画一画
美术的世界是多彩而梦幻的。干湿点染中,包容了整个大自然的色彩;一勾一画里,蕴涵着老师和学生无尽的情思。如果画画和语文融合又会是多么美妙的相遇。它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艺术活动,也是学校特色教育建设的探索,更是向全校师生献上的艺术盛宴。世界因为孩子的描绘而变得更加美丽,世界因为孩子的想象而变得更加神奇。如果说一个人成长的脚印连在一起就是人生道路,那么这一张张诗配画作品正是你们所思、所想、所梦。
捏一捏
发明创造源于大胆地想象,灵感创意来源于生活中细致地观察和思考。一次性筷子、爆米花桶、无纺布袋子、洗衣液瓶子、快递包装箱……除了扔掉还能做什么呢?看勤动脑的小朋友给它们的变身计划。“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在孩子们的手里作业也是这样的。有青青的粽子,也有绚丽的春天…
唱一唱
音乐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对人类精神的塑造、性情的陶冶和心灵净化的功能。音乐所传达的感觉则能净化人的心灵。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音乐能传达语言文字所不能传达的东西。
演一演
孩子们天生具有非常浓的表演欲望,也有比较好的表演天赋。当孩子们用小手托着小脸蛋表示“花儿”时,那张张笑脸就像朵朵美丽的花朵。当孩子们挥动双手演示“风儿”时,那些柔软的小手轻轻地摆动,就像轻柔的风拂面而来。一年级孩子们演哭、演笑、演游戏,却也都是演自己。
一年级语文特色作业让孩子们来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童年的时光让孩子们来慢一慢、学一学、乐一乐。愿在双减下的孩子能收获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