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位充满热情,有能力又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提供探索的土壤,让他们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去成长是我们永远坚守的使命。 —— 王利Ricky
作为一六八国际部英语组的“三大巨头”之一,很多人对Ricky的评价是“工作上认真、灵活,生活里精致、可爱”。因为除了在工作上的专业和专注,Ricky在生活里也是一个追求丰富和精彩的人。每天阅读是她融入日常的习惯,音乐、舞蹈、美术、花艺也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她看来,“只有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生活丰满起来,才能给学生传递更多正能量。”
王利 Ricky
教授科目:英语
她是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翻译与口译硕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有着10年国际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
曾就职合肥六中剑桥中心教学副校长、合肥一中美国高中班主任,多次获得国际高中教师技能大赛、英语技能大赛一等奖,培养多名学生成功被帝国理工、香港大学等名校录取。
10年教龄,8年献给国际教育
从2011年回国后,我开始投入教育事业,至今已有近10年教龄,其中包括8年的国际教育从业经验。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曾教授过综合英语、报刊阅读、小说阅读、雅思托福等。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实现了2个大的转变,一是从海归转变为语言培训老师,二是从语言培训老师转变为国际教育者。
每一次的转变都充满了挑战,但每次转变也给我带来了很多进步和收获。 现在我作为国际教育者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深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任重道远,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不给自己设限并且永远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很多人曾问过我为什么选择充满荆棘的国际教育之路。 作为曾经的国际教育受益者,我认为这条路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多的是睁眼看世界的自信。所以,这种人生经历很难用具体的名利来形容。
最初选择踏上这条路时,我是希望能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带给更多经常自我怀疑,没有自信打开命运之门的孩子们。我想让他们再次相信,其实人生之路充满着各种可能,人生的选择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总有适合自己的颜色和方向。只要足够努力,命运之窗随时会为我们敞开。国际教育崛起的这些年,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比如给原本在普通中学处于竞争劣势的孩子带来了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机会,也给那些想要追求更广阔、更精彩人生的顶尖学子们带来了不断超越自我的机会。
他们在国际教育的环境下,有更多的时间和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并且不断地打磨、发展自己的特长,让他们终能自信、坚定地站在人生的竞技台上大显身手,不留遗憾。 我想这就是国际教育的魅力,解锁赋能,帮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先以身作则,后无为而治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先跟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言”,有了坚实的情感联结,后期的教学和管理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建立情感沟通的过程中,也建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而这份信任非常珍贵,也非常值得珍惜。
因为有了这份信任,他们才会在课上充分地配合我;因为有了信任,他们才会在课下毫无保留地向我敞开心扉;也是因为有了信任,他们才会在毕业之后的很多年仍然把我视为人生导师。
当然,除了信任,身为老师我要做的还有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无为而治。
教师节学生给Ricky视频祝福
我一直觉得,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因为“教育”更多的还是落在“育”上,国际教育更是如此。
我们培养的孩子以后是要走向国际舞台的,所以在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我们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考、广阔的国际视野”上。
身为老师,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做不到独立思考,不能用国际视野去看待事物,就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去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
好的平台,成就好的国际教育者
回望过去的几年,我总是忙于各种琐事,在真正审视自己专业成长的时候才发现,成长和进步真的是微乎其微。
但是在来到一六八国际部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从工作模式到工作思维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面对很多事的时候,我不再是盲目无头绪的乱抓,而是更专业、更科学、更系统地来安排它们,这也让我慢慢养成了着眼全局,落实细节的工作习惯。
一六八国际部的教学和管理在重视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老师的职业发展。
蓝青工程的搭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际部的老师和年级部的老师结成师徒对子进行互助,不管是在教学教研,还是在班级管理上,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师父们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蓝青工程Ricky(左)与师父合影
在这样的良性互动氛围里,我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这种提升最终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课堂体验。
因为教师要立足于教,所以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在来到这以后,我观摩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公开示范课,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在一些教学方法上感到困惑的原因。
“师父们”对教学思路的整体把控,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探索都让我受益匪浅。我逐渐向他们看齐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他们先进教学理念的过程。
现阶段,不断打磨课件,让自己的课堂更科学更高效是我正在努力做好的事情。
短暂地相遇,长久地铭记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会只局限于教授他的两年或三年,如果在学生毕业5年甚至是10年以后,仍能想起老师对自己的影响,那么这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才是成功的。
我有幸在从教的十年中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来自不同阶段学生的问候和祝福。
最感动的是13年带过的一个学生今年邀请我去他的工作地参观,14年带过的一个学生从美国回来隔离结束后就来到了合肥找我聊生活。
虽然我只短暂地教过他们,但他们却长久地记住了我们当时一起学习进步的时光,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Ricky(右二)与学生出游
我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认为自己的国际教育之路走到了死胡同,想过是否应该到高校工作。但转念一想,高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点,等他们到了大学之后老师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
如果想要真正影响一个孩子,高中时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国际教育又正是一个难得的平台,它能无限放大一个孩子成长的可能性。
所以,我坚信,即便在短期内会遇到困难和障碍,只要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向内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向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的国际教育之梦一定能开花结果。
用爱教育,用心陪伴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和学生家长聊天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向他们传达这样一种观念: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从生活点滴上为孩子做榜样,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一旦在孩子那里失去了信任,再想找回就难了。
因为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远比老师要更加深刻和深远。
但是我们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一定要从爱的角度出发,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而不是对他的不满或者是嫌弃。
让一个孩子自信很难,让一个孩子自卑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来自父母、老师们真诚的赞美、鼓励和认可胜过一切外在的荣誉和表彰。
Ricky与学生家长聊天截图
最好的教育是以人为本,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注重对他们品格的塑造。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禀赋,也非常愿意陪他们一起去探索、去挖掘、去成长,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