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指一条路 烛照万里程
10月18日下午,在这个秋意浓浓的日子里,屯溪现代实验学校数学组召开了一周一次的教研组会议。本次会议议题是针对上周三胡红老师的新教师亮相课《倍的认识》进行评课议课。由该校饶玉芳老师主持,全体数学组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胡老师说了自己这堂课的设计思路,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接下来是由各年级组的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首先发言的是同年级组教师王慧章老师,她认为胡老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上,胡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拔萝卜”视频导入,制作精美的红萝卜、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教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倍"的学习中。在圈一圈环节,如果能让孩子直接上台在板书上动手圈的话,对于“倍”的概念,孩子可能会理解的更加透彻。
接下来是钱敏芳老师对本节课的评析,提到激趣导入往往有时候时间过长,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强调了在本节课当中“标准量”和“比较量”的重要性,强调“2个为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曹茵老师也提到如果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拍手游戏”,师拍几下,生拍几个几下。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的生动、有趣。许川老师指出“教参”是新老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年轻老师一定要学会用好教参。
教研组组长高雪祝老师谈到,"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了这些就清楚为什么要去圈一圈,要去一一对应。整节课其实还可以用更多的形式去表示倍,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也可以是长度上的、重量上的等等。
最后,屯溪现代实验学校省特级教师刘丹丹副校长强调了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同时向大家阐述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来打造一节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并鼓励同年级组的老师们相互进行听、评课,相互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老师们彼此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对胡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给予了赞扬与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研讨交流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双减”不减教研,“提升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我们一直在努力攀登!
(周玫 高雪祝 徐丹 唐浩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