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为了提升各园教师教研水平和能力,打造专业教师队伍,2021年11月,在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园长王晓文的统筹安排和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走进真教研 聚焦游戏发展”四园联动公开教研活动,打破集团四园界限,走进各园教研现场,互观互学,集团四园执行负责、教学负责、教研组长积极参与了此次大教研,共同探索更加适宜有效的教研模式。
☆园本教研 绽放魅力☆
海棠园围绕“户外混龄体育游戏”,挖掘民间游戏和低结构材料中的价值,打破班级、年龄界限进行户外混龄游戏尝试,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索游戏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四里河畔园教师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发挥区域游戏的独特价值。淮河路园的老师们在实践尝试中不断梳理幼儿搭建经验,助推孩子发展。红玺台园以“聚焦游戏 发现儿童”为主题,邀请合肥幼专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张桂芝就游戏开展情况来园观摩指导。
☆同研齐思 互助共学☆
庐实幼教育集团一直探索集团办园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路径,打破集团界限,形成学习共同体,公开园本教研,形成团队互学互助是提升教研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海棠园和淮河路园抓住教师内心的困惑和想法,就户外混龄游戏以“共同解读同一游戏视频”,引导教师围绕“你在游戏中看到了幼儿有哪些学习行为表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通过分组研讨、集中交流、提问、追问等形式,初步尝试去发现游戏中幼儿的学习。这样的“问题支架”让教师把游戏视频中看到的具体的幼儿游戏行为与《指南》中的典型行为表现相对应,帮助教师搭建有利于发现幼儿如何在游戏中学习的支架,逐渐发现游戏的价值,发现游戏中幼儿的学习,转变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四里河畔园组织老师们通过“不同角色游戏视频,同一领域解读”的方式,走进中班年级组的角色区,分别对中一班“爱心餐厅”、中二班“甜品屋”、中三班“美发屋”、中四班“甜蜜蜜花店”进行了实地游戏观摩,鼓励教师从同一领域的视角对不同的游戏视频进行解读,分析解读幼儿不同游戏中同一领域的学习行为,并以中班“美发屋”的角色游戏视频为例纪家卉老师们带领老师们学习了“深度学习”,引导老师们反思幼儿在游戏中是否存在深度学习,以及如何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导策略。
作为全国“安吉游戏”试点园,红玺台总园正在积极探索基于游戏的课程改革,红玺台园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户外游戏,邀请了张桂芝教授亲临现场,实地观摩游戏现场和幼儿游戏故事分享,专家引领,集中研讨。在庐实幼自主、自发的幼儿游戏中,老师们的游戏理念不断更新,放手游戏,体现了“幼儿本位”的真游戏精神和“一切为了儿童”的至臻至纯儿童观。同时,张教授也指出: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和最近发展区,老师们要正确认识游戏的价值,厘清游戏的本质内涵,明确观察的目的,了解儿童,了解材料,了解环境,给予适时地帮助和推动。
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通过四园联动教研,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教研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幼儿,教师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发展,支持幼儿的游戏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作为观察者,学会放手,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不断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和成长。庐实幼教育集团全体教师在一次次的教研学习和游戏的理念、实践和反思中,将不断更新和转变自身的儿童观、教育观,走进游戏、走近幼儿,让孩子们的童年在游戏中更加绚丽多彩!
撰稿 |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