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比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的厦门更吸引人的是——第三十一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自5月14日起,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的语文老师们,在盛晓攀主任和魏菲菲主任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远赴厦门参加了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训活动。三天时间,十五位名师,十三节课例、两场报告会,教学内容涉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整本书教学等多个层面。授课风格囊括幽默风趣、安静温婉、灵动美好、古朴自然等百家之长。于与经典为伴,传承中华文化;与现代同行,引领教学前沿的氛围中,老师们感慨于名师、大家教与学的生成,舍与得的权衡。
观摩:动静两相宜的课堂
名师的课堂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我们需要“动”的课堂,此“动”非简简单单的“热闹非凡”,而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来来,我只需要五位同学。”“还有谁一直没发言,快快快。”“怎么总是你,我想看看新面孔。”每当何捷老师提出问题后,总能听到类似的话语……在极度困乏的午后,何老师点燃了每个孩子学习的热情,更激活了孩子思维的火花,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你来读我来评,你来说我来议,畅所欲言,几乎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学习体验活动,课堂的学生参与度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学生课堂上“跑”起来,小脑袋瓜“动”起来,生生、师生之间有着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我们需要“静”的课堂。有深度的语文课堂是缓缓地安静地流淌,让学习真实地发生。静思的课堂值得回味,无论是李文老师,还是高子阳、罗才军、肖培东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让学习“慢”下来,舍得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或读和思,或说和写,课堂里看到更多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听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侃侃而谈,返璞归真的“静”的课堂有“动”的痕迹,静思动悟。
研讨:“人”“文”兼相具的反思
在本次的观摩课活动中,名师和专家们反复提及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深度教学“,让课后研讨的老师们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正如,高子阳老师所说,“语文就是人文”,语文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体验,应当引导学生体味生活的美好与艰辛。例如,张学伟老师的《诗经——采薇》,在研讨环节中,老师们对于他生活即语文的教学理念深感佩服。张老师的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古人想家写诗、待客写诗、为爱写诗、为理想写诗,古人的生活处处有诗意。再如,罗才军老师《两茎灯草》的阅读教学课,在学生的回答中,老师引出:“两位舅爷不就是两位亲人吗?为什么作者还要写第三种猜测?”,进而,揭示我国社会伦理中,舅爷的特殊地位,以语文探寻人文的足迹。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作者只写三种猜测,能不能再写一种猜测?还帮助学生们联想“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最后学生说出:中国有种说法事不过三。老师补充,写作也讲究这个规律。看似一堂阅读教学课,却向着更深层次的写作着眼,谈到了曹公口中写作的最高境界“人情练达即文章”!
收获:快慢恰自如的成长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教育也是瞬息万变的思维活力。深度教学需要放慢脚步,给孩子一个静心思考的课堂。深度教学也要激活想象,还学生一个纵情驰骋的童年。课堂的生命,宜快亦宜慢。文本、教师、学生的三方对话,每节课都在上演,动与静、人与文、快与慢的思考、揣摩、拿捏,却是我们教育生涯中“但怜反复间,观者为惆怅”的终极命题。
泰山不辞细壤,方能成其高;沧海不捐细流,方能成其大。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将激励参与研训的每一位教师,继续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日积跬步,厚积薄发,在鲜花与荆棘并存的教育路上,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撰稿:戴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