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探讨如何让作业真正实现从“量”的减少到“质”的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11日下午,合肥市育新小学召开了以“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主题的学科作业研究交流分享会。
阮怀贤主任
会议由教务处阮怀贤主任主持。她首先总结了十月底语、数、英学科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肯定了老师们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并且作业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形式多样,真正做到了减负提质增效;作业批改也都做到认真及时、有日期、有复批,并能给予学生一些多元化激励评价。
张丽丽老师
接着,语文组张丽丽老师、数学组夏雨城老师、英语组曹敏老师分别从个人、备课组、学科组三个层面就如何优化作业设计进行了观点和做法的交流分享。张丽丽老师以“一张阅读单,让读书收获看得见”为主题分享阅读作业设计与评价。在“双减”背景下,以既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又可以拓展课堂内容,充实课外生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目标,张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张阅读单。作为辅助阅读的“工具包”,它指向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阅读问题和任务,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抓住文本的重难点,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泛泛而读,让阅读留下痕迹,让孩子心到、手到、理解到,真正参与阅读中来。张老师的班级每月共读一本书,每周发布阅读小任务,围绕阅读单,进行自主阅读体验,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从校内指导到校外自主阅读,来引导孩子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夏雨城老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夏雨城老师以“点滴细节促进步,同伴互助研发展”为题分享备课组如何进行作业设计与评价。“双减”之后,学生作业量少了,但是对学生的训练点并没有减少。夏老师所在的六年级数学组根据本年级学生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常规作业和特色作业,效果显著。常规作业中,计算训练本和《练习与测试》的搭配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计算准确率和作业书写规范到位。特色作业中,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搭建知识框架;让学生搜集自己的错题,以把脉知识误区。避免学而不思的浅,错而不改的空,也帮助学生养成了归纳总结、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曹敏老师
英语教研组曹敏老师分享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主题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曹老师们从理论支持谈起,阐述了基于课程标准,在英语学科的单元整体备课中如何以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2017年初起,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就开始一直践行在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路上,2020年,又开始了单元整体板书设计,2021年,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她们又开始聚焦于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她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围绕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教学问题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作业评价设计,结合布鲁姆认知理论,在作业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断、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有助于教师将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具体落实,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姚庆校长
几位老师的分享交流触发了所有参会老师聚焦每个人最日常的教学思考———作业提质,大家认真聆听,专注思考,联系自我,充分发掘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经验。会议最后,姚庆校长做总结性讲话。姚校长首先充分赞赏几位老师及各学科组的研究成效明显,为各学科老师开展作业研究提供了典型引路的范例。从三个层面,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学习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以往作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有效改进,所做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分享。接下来,她指出落实“双减”,课堂教学提质、作业提质,核心力量是教师团队,关键策略是教学研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要到位,学生的学科学习回归到校园,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凸显,老师就要更加重视作业的管理。老师们要在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和作业质量上,下功夫,抓好作业改革和教学改进。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加强学科间作业总量的均衡协调,发挥班级作业公式栏和学生作业记录本功效,有效开展作业量的监督改进。各学科老师以团体智慧的研究和个人自主的研究相结合,围绕作业设计、布置、评改,做到深思、精选,做好难度区分,做好分层的作业布置。希望老师们以专业的态度来持续地做深做实作业研究,优化常规的训练型作业,开展创新作业内容研究。鼓励老师精心设计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性创新性作业,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高效高质轻负担的作业,是更好地将时间、健康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和丰富的生活交还给学生。而作业的研究和改革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突破口,是实现学科育人的最有效的捷径。“双减”之下育新小学的作业改革探索,一直行走在路上,收获在路上。
文图:郭燕 初审:阮怀贤 终审:姚庆